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我们该向长征学习什么?

2016年09月03日 11:46:47 浏览量: 来源:党建网 作者:谭卫平

  传承长征精神,走好新长征路,就要学习80年前中国共产党人“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可贵理论品格。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长征的胜利从根本上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必然结果。长征途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正确解决了关乎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三个全局性问题,即引领红军向哪里去的战略方向问题,使党和红军摆脱被动局面的军事指挥问题,结束“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问题,从思想上确保了红军长征胜利。尤其是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刻洞察中国革命实际,立足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着眼解决各种复杂矛盾,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既反对右、又反对“左”、坚持正确路线,就加强党的建设、红军建设、根据地建设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极富创见的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实行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和办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放弃湘西,转向贵州;舍弃川西,北上陕甘;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智取娄山关,突破腊子口……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种战略战术的实施,每一次战役战斗胜利的取得,都是我们党独立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硕果,使党和红军的面貌焕然一新。正是在长征血的教训和生死存亡考验中,我们党认识并确立起“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实行符合实际的战略策略”的正确思想路线。从这个意义上说,伟大的红军长征,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新篇章。在新长征路上,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聆听时代声音,理论联系实际,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更加深入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持续提供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

  传承长征精神,走好新长征路,就要学习80年前红军将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主义气概。红军长征是在极为险恶的战争硝烟和自然环境下进行的,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史。“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这句俗语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党和红军在长征中面临的种种艰难困苦。那时,“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根本不容许红军有立脚之地和喘息之机。部队在敌占区转移,人生地不熟,物资供应毫无保证,缺少粮食,弹药匮乏,吃的是草根,啃的是树皮。转战途中,天当房、地作床,日晒雨淋,风餐露宿,野菜充饥,篝火御寒。据相关资料考证,长征途中,红一方面军翻越山脉18座,其中5座经年被积雪覆盖,行程二万五千里;红二方面军行程约一万九千里,攻占县城92座;红四方面军行程一万里,三过水草地;红25军行程近一万里。长征途中的重要战役战斗近600次,几乎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战,红军指战员日均行军74里,平均每行进一公里就有三四名官兵献出生命……即便如此,红军将士也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成功翻越陡峭险峻、终年积雪的座座高山,跨过浪涛翻滚、暗流涌动的条条江河,穿越沼泽遍布、神秘莫测的茫茫草地,冲破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长征胜利的宝贵历史经验启示我们,艰苦奋斗是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法宝。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始终保持敢于担当、勇闯难关、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敢于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敢于压倒一切挑战而不被任何挑战所压倒。当前,特别是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与群众一块苦、一块干、一块过,确保7000多万贫困人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一个不掉队。

责任编辑:徐曼丽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