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政府网站不能沦为形式主义的“摆设”

2016年08月03日 11:05:24 浏览量: 来源:人民论坛网 作者:

  政府网站是我国各级政府机关履行职能、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官方网站,是政府机关实现政务信息公开、服务企业和社会公众、互动交流的重要渠道。近年来,政府网站发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政府公信力。个别政府网站沦为摆设,甚至“停机”,说明其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存在,其现实的价值与意义已经大打折扣。

  政府网站内容建设的六大隐忧

  隐忧一:信息内容滞后。信息时效性问题是部分政府网站未能解决的顽疾。网站的更新频率也非常慢,基本上处于一两个月更新一次的状态。基层网站的问题最多。很多信息得不到及时发布,是导致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传播的导火索之一。长此以往,必然影响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个别政府网站甚至沦为“僵尸网”。例如,安徽某镇人民政府网站在显眼位置设置了“最新公告”栏目,然而,该栏仅有两条更新,最新一条竟停留在2010年9月。该网站专题报告、新闻链接、网上派出所、法律解答等栏目的最近一次更新都在2011年。

  2014年8月26日,湖北省某市政府网站上,一篇2012年《湖北日报》的报道被稍作修改,再次发布。文中关键数据、新闻背景等一模一样。

  无独有偶。江苏省某区政府网站2014年也被曝发布“孪生报道”。2014年1月8日和5月4日,该网“领导活动”栏目里分别刊出某地市长和市委书记视察某CBD孵化器的报道。两篇报道除日期、领导职务和名字不一样外,其他内容一字不差,甚至标点符号都一致。

  隐忧二:内容发布缺乏严格把关,缺乏准确性。政府网站必须保证信息的准确无误,但部分基层政府网站信息发布把关不严,导致信息失误。更有甚者,个别网站信息发布人员自作聪明,不负责任地玩“旧瓶装新酒”“炒剩饭”的把戏,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还有一些政府网站的外文版没有专业的翻译力量,仅仅通过翻译软件对中文版内容进行自动翻译,导致内容错误百出,起了负面作用。个别政府网站信息内容不仅时效性差,甚至连领导人姓名都写错。

  隐忧三:信息公开缺乏诚意。政府掌握着全社会约80%的信息资源,这决定了政府必将以信息服务的方式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多的服务。如何利用好信息资源决定了政府的服务方式与特点。换句话说,信息公开是服务型政府网站的基础。第一时间发布国家、部门的政策法规,提供官方的政策解读,提供在线行政办事和咨询等,都充分显示出政府网站的独特优势,但目前这种核心资源优势在我国政府网站建设中还未得到充分体现。例如,湖南省某镇人民政府网站首页尽管设有图片展览、企业之窗等栏目,但内容完全空白;在信息公开栏目下,信息公开指南等子栏目毫无内容。

  对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需要公众广泛知晓的、反映政府办事职能的诸多信息,部分基层政府网站没有有效公开。政府主动公开信息,表面上看很热闹,信息量也非常大,但真正公众想知道的、与他们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公开得还不够。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敏感文件、负面新闻的发布出现一种“周末见”定律,还不乏“半夜鸡叫”的现象。

  隐忧四:缺少互动。河南某县网站《来信选登》栏目此前被曝“万能回复”,600多封百姓留言的回复全是“您好,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的”,此后该栏目所有来信和回复均被删

  除。笔者查阅发现,在基层政府网站留言板、领导信箱等互动板块“尽快处理”,“正在调查”,“已交办”等“一招鲜”回复并不少见。

  在江西某乡政府网站,“书记信箱”“乡长信箱”图标均处于首页显眼位置,却仅是一张图片而没有链接;在某镇人民政府网站留言板,笔者按要求填写各项信息,提交成功后却未收到任何查询编码,也无法查看往期留言回复、处理动态。

  政府网站作为沟通政府和百姓的桥梁,及时准确地更新和高效地答疑互动应是其中最基本的功能。但是目前的各级政府网站却在内容建设上,存在一些问题。不同的新闻,却是相同的报道;不论是什么问题,答案都是一样的;等了半天,页面无法显示;想发个问题吧,申请却无法提交……对于各级政府网站的现状,老百姓诟病不断。

  隐忧五:个别政府网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缺乏实用性。对比政府网站建设较发达的国家,我国各级政府网站在线服务比例仍然偏低。一些政府网站在线公共服务业务范围覆盖率低,且存在有名无实的在线项目,网上能够办理、办结的事项较少。一些政府网站的在线办事栏目,既没有后台的受理系统,也没有建立处理公众申请的工作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公众提交的办事申请得不到及时处理。一方面,后台服务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缺少制度创新;另一方面,在线办理流程繁琐,网站服务人性化程度较低,网上办事的实用性不强。

  隐忧六:安全性差。政府网站安全性不高不仅影响了政府形象和电子政务工作的开展,还给不法分子发布虚假信息或植入网页木马以可乘之机,造成更大的危害。例如,2010年,中国内地共有近3.5万家网站被黑客篡改,其中被篡改的政府网站达4635个,政府网站安全防护较为薄弱。当年,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监测发现共近48万个木马控制端IP,其中有22.1万个位于境外,前两位分别是美国(占14.7%)、印度(占8.0%);共有13782个僵尸网络控制端IP,有6531个位于境外,前三位分别是美国(占21.7%)、印度(占7.2%)和土耳其(占5.7%)。在中国实施网页挂马、网络钓鱼等不法行为所利用的恶意域名,半数以上在境外注册。

责任编辑:徐曼丽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