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不忘初心才能行稳致远

2016年11月15日 15:17:51 浏览量: 来源:辽宁日报 作者:辽宁日报记者

  坚持问题导向才能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义

  记者:问题导向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是什么关系?二者是否有矛盾(因为容易让人联想到问题与主义之争)?

  邓纯东: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重要论断,抓住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质。马克思主义不仅是解释世界的理论,更是改变世界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彰显着问题引领、问题导向的鲜明特征。

  在当代中国,坚持问题导向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二者并不矛盾。坚持问题导向,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指我们的课题包括研究的课题、需要解决的课题,从哪里来,应该从实践中来,从实践中反映的问题来确定,这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一致的。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问题是社会矛盾的呈现,问题是民众的呼唤与期待。马克思主义以解答时代课题、回应现实呼唤为己任。对“问题导向”不能做庸俗化甚至错误的理解。然而,的确有一些人,认为解决问题就可以了,不用理会是什么主义。一些人甚至从“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动的”论断出发而否定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00多年前,这一理论无法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方向性作用,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记者:怎样理解“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

  邓纯东:“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坚持问题导向无疑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无论是发现问题还是解决问题,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发现问题的过程是揭示现实中深刻矛盾的过程,现实中,哪些现象可以称为问题,这在不同立场和价值取向的人那里是不同的。比如,对于贫富两极分化问题,就有不同的判断,有人认为贫富两极分化并不是当前中国的问题,有人则认为这是当前影响改革进一步深化的重大问题。同样,问题的解决更是凸显了不同立场和价值取向的决定性影响。

  坚持问题导向才能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义。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发现、探究、解决与预测等,一再彰显其真理性、科学性和前瞻性。马克思主义以其真理性、科学性和前瞻性,在中国大地上深深扎下根来。

责任编辑:徐曼丽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