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坛“老炮儿”咂摸青春

2018年03月30日 16:26:52 来源: 宣传半月刊 作者: 郑晓林

电影《芳华》海报

  导演冯小刚是有着一股“老炮儿”的劲儿的,他是要通过艺术价值最大化的实现,进而让自身人生价值实现得更完美。他在嘲讽浅薄市侩,撕开虚伪伪装之后,把小人物在大历史浪潮中的故事讲述给后人听,这才是他最深层次的情怀。从这样的角度去看“私人订制”的《芳华》,可以更加理解,这个影坛的“老炮儿”,在他已经算得上功成名就的时候,还在追忆往事,感慨青春,咂摸酸甜苦辣的人生况味。

  影片中,何小萍初到文工团时美仑美奂的一组镜头,投射出导演多么美好的色彩和特别温情的叙述之后,无论是对极左祸害的无可奈何,还是对战争场面的冷静叙述,无论对现实生活的残酷展现,还是历经沧桑的泰然处之,冯小刚已经在电影里写出了许多人生的叹喟和世事的沧桑,这种人生的回眸,足以打动同时代人已经渐渐平静的心。上世纪60年代的红旗招展,飒爽英姿,泛旧的照片,还有许许多多细小的生活细节,都能唤回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许多人的青春记忆。

  在《芳华》里,冯小刚是很“个性”的,他以个人的风格、视角去制作这部电影,整部电影怀旧的情绪,浓得足以让人迷醉。他以萧穗子叙述角度切入,萧的观察、感觉、评判、旁白,既是严歌苓的,也是冯小刚的;她不是全视野的,因此会既有独到细腻深刻的一面,也有局限性个人化的一面。这样就会在故事上有所“留白”,观众就会按照自己的生活阅历,丰富电影的故事,深化电影的主题。冯小刚就是这样用艺术手段巧妙地将个人在非常年代的种种经历,来引爆社会上许多人的集体回忆,从而产生极大的话题效应,把许多十几年没有走进电影院的人,拉进了久违的大银幕前,把自己的回忆融入到那一代人集体的回望、反思和体悟中,在不经意间,冯小刚取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

  在《芳华》里,冯小刚又是很“任性”的。同时代的人可以用自己的人生阅历,来丰富电影的背景,来体察细节的暗示,但是青年观众缺少那一段历史的现场代入感。因此,电影里的年轻人,她们纯洁中的懵懂,单纯里的偏执,虽然表现得恰如其分,真实可爱,同时也会让今天的年轻人感到匪夷所思。电影情节匆匆发展,人物性格不透,爱情说来就来,说服感偏低,加上电影剪辑上既有冯小刚的艺术偏好,又有敏感话题的欲说还休,电影更像是一种记忆的闪现,一些故事叙述的跳跃,人物形象的虚写,让人物群像变得更加模糊不清。

  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种《芳华》,作为艺术家的冯小刚,他突破自我的努力值得赞赏,《芳华》应该成为他电影创作的又一个里程碑。

责任编辑: 季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