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伪科学插上科技的“翅膀”

2018年05月28日 10:26:26 来源: 作者: 常山县残联 舒巧壮

  近日,网上出现了一篇题目为《10年研究,美生物学博士揭示高血脂惊人真相:谷物才是罪魁祸首》的热文。该文声称:饱和性脂肪不仅不增加血脂,反而能够降血脂,而谷物才是引发高血脂及心脏病的罪魁祸首。虽然该文最终被“腾讯较真”等权威平台鉴定、辟谣,认定是一篇伪科学文章,存在严重误导及错误信息。但是,在一些公众号上,该文的阅读量竟达数万之巨,部分公众号后面还拖着长长的跟评和为数不少的点赞。

  为什么一篇伪科学文章,在网络上却能招徕如此之众的读者和拥趸,是什么造成“伪科学”和“热捧”的这种巨大反差局面呢?笔者认为,是伪科学借助了互联网这一科技手段,互联网让伪科学长了“翅膀”。

  众所周知,互联网的特点就是快,它是以光速传播的。它带给我们无比迅捷的沟通和海量的资讯,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的东西,比如伪科学。在各微信群中,时常能看到各类伪科学的文章:草莓是最脏的水果、香烟放到冰箱能去除异味……这些伪科学文章,通常发布在一些个人公众号或者不知名的商家营销号上,然后由群友分享到群里。部分群友出于同群之谊,对于群友分享的各种信息,在思想上首先就放松了警惕,采取“兼包并蓄”的拿来主义,这样的结果就是不知不觉钻进了伪科学所设下的套中。

  伪科学的害处毋庸讳言。危害轻者,可能会造成认知错误进而影响日后的行为判断;危害重者,则会直接造成人员的伤亡。这个绝非危言耸听。据媒体此前报道,武汉的曹先生感觉胸口痛,他联想起微信朋友圈的一篇阿司匹林可救命的“爆文”,于是赶紧吃了两片阿司匹林。然而没想到,他的胸痛非但没减轻反而更严重了,幸亏及时送医,才救回一命。医生告诫,千万不能轻信朋友圈的伪科学而乱吃药,否则有性命之忧。

  那么,我们该如何远离网络上的伪科学呢?首先,是政府有关部门要重视科普工作,加强对公民科学素养的培育。只有让百姓有了反伪能力和意识,他们才能像孙大圣那样,使伪科学等妖魔鬼怪无处遁形,才能“百毒不侵”。其次,是广大网民要加强自律。对于一些难辨真伪的科普文章,宁愿少“安利”也不主动分享,以免对群友及微信好友造成误导和伤害。第三,就是在发现伪科学文章信息之时,要主动作为,向网监部门揭发举报,对伪科学形成人人喊打的态势,使之无处容身、无所遁形。同时,互联网平台、企业、有关的互联网监管部门要完善技术措施、加强人力物力投入,对伪科学进行识别和拦截。

  远离伪科学,莫让伪科学插上科技的“翅膀”,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目标和心愿。盼之盼之,启予望之。

责任编辑: 张丽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