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初心印记】暗夜中的星火

2019年08月06日 16:44:11 来源: 作者: 本刊记者安佳璐 通讯员巫云

  1935年3月,刘英、粟裕将军带领红军进入浙江开展游击战争,开辟了以王村口为中心的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给王村口镇留下了众多革命遗址和战斗故事。

   王村口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革命纪念群(包括王村口苏维埃政府旧址、挺进师八一誓师大会旧址、挺进师召开群众大会旧址等),系浙江省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示范基地,浙江省高等学校思政实践教学基地,长三角区域旅游系统党性教育基地名单。

  7月,遂昌,王村口。

  蒙蒙细雨,山间腾起雾气。盘过几座山头,车子缓缓驶入村口,老房子墙面上略带斑驳的革命壁画冲击着视线,粟裕和他的那句“我们的师部和领导中心放在王村口”,把人一下子带回到了那场风雷激荡的岁月,浙西南游击战的革命火种在此点燃。

  从星火到烈火

  清晨,王村口镇大树下村口公路边,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内游人如织,从各地赶来的老党员们把一楼的陈列馆挤得满满当当,戴上老花镜,拿出放大镜,他们生怕错过一句讲解。

  85载岁月流转,烽火记忆依旧打动人心。

  王村口是挺进师打游击的大本营,所以又称为红军村。1935年1月,全国革命处于低潮。“1935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师长粟裕率部队由赣入浙,开辟了以王村口为中心的浙西南游击根据地。浙西南三年游击战的壮丽诗篇由此拉开序幕。”讲解员对那段峥嵘岁月娓娓道来。

  同一年,王村口苏维埃政府成立了。条石垒砌的天后宫前,挺进师全体战士发出呐喊,响彻云霄。这次“集结号”被称为“八一誓师大会”,粟裕将军慷慨激昂地在大会上作了重要报告,宣布“缴枪”“扩红”。号召人民起来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推翻国民党反动政府统治,扩大红军的影响,来纪念“八一”建军节。微光中前行,通过“誓师大会”的“示威扩红”,革命队伍不断壮大,革命力量日益增强。红军从五百余人,增加到两千余人。缴获短枪百余支,轻机枪两挺,破坏了龙泉、浦城、松阳、遂昌、龙游、云和、汤溪、衢州等县的许多公路及电话线路。

  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不仅造就了一支革命劲旅,更点燃了浙江各地的革命火种。

  勃勃生机红中来

  曾经的枪鸣炮轰声,给王村口留下了很多革命遗址和战斗故事。看过挺进师师部旧址、走过蔡相庙、穿过宏济桥……随处可见历史的痕迹,印刻着时代的记忆。

  6月中旬,全国党媒社长总编丽水行,来到王村口,参加“浙西南革命根据地”采风活动。虽没有了当年的硝烟味,但透过会说话的建筑和红色讲解员的介绍,大家仿佛可以望见风雨如晦的艰难岁月,依稀能够听闻革命游击的风雷之声。 “遂昌拥有浙西南革命史上的‘四个第一’,是一片有着丰富红色资源的热土。这里对红色文化的挖掘做得很有特色。现在我们贵阳也在发展红色旅游,希望两地能够加强交流,互通有无。”贵州日报传媒集团总编辑陈萌称赞道。

  “回溯历史,将更多感人的红色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红色精神从符号、理念,变成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时代英雄,变成我们身边鲜活的日常。” 遂昌县浙西南活动办专职副主任王俊杰告诉记者,全县已有来自各行各业的百余名党员干部争当红色讲解员,他们穿梭在历史的字里行间,追寻着岁月和往事,用最朴实的话语给人们讲述最真实的红色故事。

  利用红色资源优势,借鉴井冈山培训模式,王村口建成了浙西南首个融传授与体验为一体的干部教育培训中心。目前,以浙西南干部培训中心为依托,发挥镇文化站文化队伍、浙西南干部培训教师,以及桥西村文化爱好者的力量,新时代文明传习工作在红色古镇王村口正红红火火地展开。

  

   书记心里话

  “我们现在正在探讨和实践红色资源的价值转换,主要是把我们的红色旧址修复好、保护好,活态传承浙西南革命精神,同时开展干部党性教育,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在我们的整个红色古镇中寻访初心,牢记使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尝试并努力开放了很多实践性的教学课程,提供沉浸式的教学体验,让王村口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够成为干部培训的现场教育点。”

  ——王村口镇党委书记斯科

  遂昌县委组织部供图

  

 


责任编辑: 李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