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初心印记】望真理之道

2019年08月06日 16:42:41 来源: 作者: 童天佑 刘剑辉

  陈望道故居位于义乌市城西街道分水塘村。1920年春节前,刚从日本留学回国不久的陈望道,接到上海《星期评论》编辑部的约稿后,回到家乡秘密翻译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第一个完整中译本。2012 年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在《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前,即兴讲起了陈望道“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故事。说完了这个故事,总书记还意味深长地说,信仰的味道是甜的,为了甜蜜的信仰,可以如痴般地去追求……

  “七一”前夕,陈望道故居又迎来了一波客流高峰。全国各地的人们到这里参观学习,了解陈望道生平事迹,品尝真理的味道,感受信仰的力量。据初步统计,今年望道景区“七一”前三天吸引游客近8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水分两处,大道唯一

  浙江义乌分水塘村,透过老屋黑瓦,依稀可以窥见昔日的印迹:村头的这口水塘,百年来依然如故,塘水从两边分流而去,一股往北向浦江,一股往南向义乌,分水塘村正是因此得名。百年前的近代中国,也似如此,站在民族存亡的十字路口,前路未明。

  1891年1月18日,陈望道出生在分水塘村的一户农民家庭,原名陈参一,又名陈融、陈任重。年长懂事之后,他改名为“陈望道”——望,即向远处看;道,即人行之道,衍义为人生观、世界观或思想体系。清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凋敝的现实,使得陈望道迫切想要探寻一条改变国家命运的真理大道。

  如果说,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任务落在陈望道身上,是一个历史的选择,那么,对陈望道而言,这同样也是他个人信仰的历史性选择,这个选择不论在何时,都昭示着一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望道之心,“可甜可甜”

  “我父亲跟我讲,这本《共产党宣言》的确不是很好翻译。当时,他根据日文的《共产党宣言》,还参考了英文的《共产党宣言》版本,花了比平时多好几倍的精力,才把它翻译出来了。”现年81岁的陈望道之子,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陈振新在2018年7月接受义乌商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这样回忆道。

  “为了避开人来人往,父亲躲进了老屋的一间僻静柴房,他在这里专心致志地工作,几乎脚不出柴房,就连一日三餐饭菜都由奶奶送来。”陈振新讲述道,“那时候,屋里只铺着一块板、两条长凳,还有一盏油灯在昏暗中摇曳,山区早春的寒风吹进经年失修的柴屋,冻得父亲手足发麻。除了奶奶送饭来时的短暂停顿,父亲夜以继日地工作。更有一次甚至将写字的墨汁当作是奶奶为他蘸白米粽的红糖水,吃得满嘴墨黑。门外奶奶问他够甜吗,他还浑然不觉说‘可甜了、可甜了’。”

  1920年4月底,《共产党宣言》翻译工作一结束,陈望道就带上译稿,马不停蹄赶赴上海。经过陈独秀等人的校对和努力,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终于印刷出版了。之后,《共产党宣言》一版再版,成了当时国内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它唤醒了中国一大群人的信仰,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

  后来,毛泽东在与斯诺的谈话中说到,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是他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第一本书,他还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多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

  如今,每当回味这个故事,陈振新恍如父亲就在他面前完成了作品。1977年10月29日,陈望道因病逝世,临终前,他把毕生积蓄的22万元人民币,作为党费全部交给了党组织,以此践行他忠贞不渝的信仰。

  

  陈望道故居/网络图片

   记者手记

   真理的味道是什么样的,望道之路最终去向何方?“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的义乌精神给予望道之路全新的含义。借力“一带一路”的跨越发展,望道信仰线上 “义新欧”已先后开通至中亚、西班牙等9个方向的国际货运班列,辐射亚欧大陆35个国家;借势区域融合统筹发展,以望道精神为纽带,复旦大学分校落子义乌双江湖高教园区;整合优势资源联动发展,围绕望道文化“红色地标”,2018年以来望道信仰精品线接待游客突破70万人次,增加村民收入近百万元。增进民生福祉已成为望道之路新的前进方向。

  陈望道故居内情景模拟/周建仕 摄

  陈望道像/网络图片


责任编辑: 李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