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脚上有土 群众心里不堵

2019年12月22日 18:27:59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孟海鹰

  山下是路,路边是河,山弯水绕,记者来到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明月镇龙泉村。

  “扫雪摔的,多亏没摔到脑袋瓜子!”驻村第一书记王平堂(上图,本报记者孟海鹰摄)胳膊上架着夹板,从村部笑吟吟地走出来,“今年下了几场大雪,看看我们村的路扫得多干净!”

  王平堂是中央政策研究室办公室副巡视员,2017年8月,他来到对口帮扶的龙泉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短短两年多时间,村里变化喜人——环境好了,风气正了,村“两委”班子凝聚力、战斗力提升了,产业项目红火了,村民们腰包更鼓了……

  而这一切的改变,始自看似小事的村路“扫一扫”。

  污水横流、垃圾遍地,许多村民家院子里也是杂乱无章。这是王平堂刚到龙泉村时看到的村容村貌。

  “环境脏乱差,折射的是精神面貌。”王平堂暗下决心:就从小事入手,从改善村容村貌做起。

  从此,王平堂每天早早起床,从村口开始,将村内道路通通清扫一遍。一些村民抱着胳膊看热闹,“这个‘京官’,只会扫大街嘛。”你说你的,我扫我的,王平堂坚持扫了3个月。

  一些党员干部、村民被他的行为打动,悄悄加入清扫村路的队伍中来。

  随后,王平堂便组织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在全村实行门前“三包”,每天组织检查卫生,定期通报检查情况,向评选出的“干净人家”授予流动红旗,并给与米、面等生活用品作为奖励。

  如今,村里家家户户窗明几净,村民们已从分工合作、互相监督到自动自觉维护环境卫生,龙泉村彻底变了样。

  王平堂驻村之前,龙泉村是一个软弱涣散村。村里的会计是村委会委员,在村里干了30年,对此深有体会:每次开会,不是发泄怨气就是吵架。村干部在群众中没威信,说话群众不爱听。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王平堂牵头制定了龙泉村干部管理规定,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等制度,并依据个人职责,将每名村干部每天、每周、每月、每季度、每半年、每年的工作一一罗列,张榜公布,互相监督,严抓落实。

  龙泉村以种植粮食为主,几乎家家户户都爱吃煎饼,也擅长自己摊煎饼。何不把这一优势做成产业?

  王平堂先后赴北京、山东、长春等地20余次,与企业单位接洽,并邀请商家来到村里调研,累计筹集资金520余万元,投资建设25座有机韭菜大棚和一座670平方米的煎饼加工厂,日产煎饼750公斤;建成8公顷生态大米农场,年产有机大米4万公斤。

  在吉林省委组织部组织开展全省“第一书记代言”活动后,他又积极拓展电商销售渠道,形成了线上和线下联动销售机制,代言煎饼销售额已达75万元。

  本村村民、煎饼厂厂长郑保江说:“以前也想过出去打工,现在村里有产业了谁还出去啊?”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李忠诚说,下一步,还要带领大家提高脱贫质量,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责任编辑:王枫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