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空白点
台州三千“党代表”活跃在股份制企业
台州三千“党代表”活跃在股份制企业
2019年05月09日 17:31:04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 记者 陆熙 沈建波
在我党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红军党代表,如今在台州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市委向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股份合作制企业,选派的3000多名党的工作员,因其出色的工作被企业经营者和职工亲切地称为“我们的党代表”。
浙江隆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黄开发,就是台州“党代表”的典型。12月28日,记者在该公司采访,恰遇由他介绍的公司副总经理陈绪豹刚被批准入党,老黄说:“这是我当党代表5年来发展的第13个党员,当时这家企业没有一名党员。”他介绍入党的孔夫寿已作为新一代“党代表”,被选派到了另一家企业。
在台州,像黄开发这样的“党代表”,肩负着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建立基层党组织的重任。据统计,全市股份合作制企业实行选派党的工作员制度以来,建立了一支5000多人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发展了3200多名党员,全市3名以上党员的企业93%都建立了党支部。
台州市股份合作制企业已达2.5万余家,产值利税分别占全市的75%以上。这些企业党建工作和经济发展不同步的矛盾日益暴露,其中突出的问题是党的工作存在大量空白点。至1993年底,建立党组织的企业只占这些企业的1.08%,党员仅占职工总数的1.37%。
“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这是台州引导股份合作制企业健康发展的一条经验。90年代初,玉环县借鉴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对红军派驻党代表的做法,率先在股份合作制企业中派驻党的工作员。市委及时总结、推广,于1994年作出决定,凡年产值在100万元以上或固定职工人数在50人以上、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必须派驻“党代表”。今年10月28日,市委组织部又对“党代表”的选派任用、职责权利、管理考核等作了进一步规范。
据介绍,“党代表”由企业所在地党委选派聘任,分专职和兼职两种,他们在工作中坚持参与而不干预、配合而不迁就、引导而不强制,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协调董事会、监事会、厂长经理和职工等方面的关系。某公司因职工与经营者产生纠纷,造成停产。“党代表”骆石绵及时穿针引线,化解矛盾,还为企业筹措资金40多万元。
“党代表”,受到企业经营者的欢迎和职工的拥护。玉环县坎门镇工办会计许云英,担任5家企业的“党代表”,她深入车间做工人的思想工作,及时向厂长反映员工的合理要求,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记者在与部分台州企业家座谈时,他们都赞成选派“党代表”这一做法,有的已向当地党委打报告要求选派“党代表”。
- 2019-05-09 一户农家七十年:根与土的史诗
- 2019-05-09 70载,那些浙江日报记录的企业家历史
- 2019-05-09 春天里,我们再一次出发——写在浙江日...
- 2019-05-09 全国书画名家挥洒笔墨为浙江日报70岁庆...
- 2019-05-07 推动社会进步,我们一直在路上 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