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这机构什么来头 为什么市长要直接分管

2019年01月18日 09:51:29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 记者 黄宏 陆乐

  2018年5月,衢州市召开建设中国营商环境最优城市动员大会。

  发生了一件事:衢州市营商环境建设办公室挂牌。这段时间,浙江各地机构改革紧锣密鼓,机构挂牌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这个办公室有点特别,它是衢州市市长直接分管的。

  市长直接分管营商环境建设,为什么特别?按照一般常规,市长会直接分管哪些部门?今天要来聊聊这事。

  哪些部门,市长会直接分管?

  很多地方的政府官网,上面往往会有相关领导的简要信息。这类信息,字数不多,非常简要,但信息量很大。

  已阅君先从看这类信息的“技巧”谈起。

  这类信息上,往往会出现这五个词:负责、分管、协助负责、协助分管、联系。要是市长,还会多一个词:主持。这六个词相当重要,已阅君一一来解释。

  “主持”这个词,只见于市长的分工中,意思很清楚,就不解释了。在政府官网中,市长分工一栏都会有这句话:“主持市政府全面工作”。

  接下来的几个词,就需要解释了。

  在领导分工中,还会出现“负责XX、XX、XX等方面的工作”这样的话。这里的“负责”什么意思呢?是指领导班子分工中,他直接主管的事务。

  “负责”起头的这句话后,接下来会出现“分管XX办、xx局”。指的是他作为领导班子成员,直接分管哪些部门。

  “协助负责”“协助分管”这两个用语,常常会出现在副市长分工中,意思也很清楚。

  有时候,领导分工中还会出现“联系XX、XX、XX”。“联系”是指这些单位不是政府工作部门或直属机构,它们有些是群团组织,或者是省属单位、甚至是中直机构,因为在业务上同市政府有交集,市政府领导成员根据分工,进行对口联系、协调。

  明白了这六个词什么意思,打开政府官网的领导信息栏目,政府领导们有哪些职权,承担哪些责任,就一目了然了。

  接下来一个问题就是:市长通常会分管哪些部门?

  前面说过,身为市长,当然要主持市政府全面工作,除此之外的负责哪些工作、直接分管哪些部门,就因地而异,因人而异了。

  一般来说,有两个部门几乎所有的市长都会直接分管:财政局、审计局。

  这两个部门之外、又由市长直接分管的部门,透露出来的信息量就很大了,因为它们往往会反映出这个地方的重点施政方向。设区市的市长直接分管营商办,在浙江只有衢州一家。

  介绍到这里,就可以看出衢州市营商办由市长分管的特别之处了。

  这个办公室,什么来头?

  那么这个办公室,究竟是个什么机构?

  光看名字,看不出来。

  因为最近这两年,“营商环境”这四个字,从中央到地方,从浙江省内到省外,常见于报端,说明各个地方的领导干部都高度重视。

  比如说,2018年年初,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1号文件,主旨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再比如说,杭州、宁波先后出台文件推动建设一流营商环境,推出了一系列举措。

  而且从今年开始,国家发改委要在各省区市以及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部分地级市开展营商环境评价,所以这方面竞争更会日趋激烈。

  如果看它的前身,倒是很清楚明白:衢州市行政服务中心。衢州市营商办,就是在机构改革中,由行政服务中心组建而成的。

  有行政服务中心,并不稀奇。1999年3月,浙江上虞成立便民服务中心以来,这种规范的政府集中办事机构早就成了地方政府的“标配”。

  关键点还是在市长直接分管上。

  如果对衢州发生的事有所关注的话,会发现最近这几年,这个市非常关注营商环境建设。

  2018年5月,衢州市就成立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专班。

  相关政府官网关于成立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专班的通知。

  什么是“工作专班”?是一个地方为了推进某项工作而特意组建的领导班子。工作专班通常会包括党政机构各个相关方面的负责人,一旦有问题可以当场协商,面对面沟通,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实际效果。

  衢州这个专班,组长是市委书记,副组长是市长。成员呢?经济部门“一把手”自然在里面,科教文卫、公检法司……凡是可能涉及到营商环境建设的部门负责人,统统进专班。

  目标是“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着力打造中国营商环境最优城市”。专班层级高,涉及的部门范围广,可见衢州方面对这件事高度重视。

  而这个动作,和衢州的现实状况有关。

  抓营商环境,背后有原因

  有个自嘲,只有衢州人才懂:怎么介绍自己是哪里人。

  因为普通话如果不好,很容易被当成别的地方人。不少衢州人外出上大学时,要这么介绍:我们不是江苏的徐州、安徽的滁州,是浙江的衢州。

  这说明:省外知道衢州的人不多。

  对一个城市而言,这是很让人头痛。因为知道的人不多,按常理来说,就意味着想到来投资的人也会不多,再推下去,高质量投资跟着不会多。

  衢州还有个故事:有一次,衢州市市长接待了一位做生物制药的客商。他问这位客商为什么到衢州,这位客商说在朋友圈里看到,衢州的营商环境在全国所有参评地级市中排名第一。

  这两件事说明:营商环境是无处不在的软实力,足以破解衢州“知道的人不多”的困境,而且已经实实在在地尝到了甜头。

  衢州市的营商环境建设,赢得了不少媒体的赞扬。

  正因如此,衢州市对营商办的要求很高:营商办,不仅仅是管道,而要成为整个营商环境建设的枢纽,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主窗口、主阵地、主战场。

  这三个“主”,说明了它的定位,和人们印象中的行政服务中心,有相当大的不同。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抓手”。

  这个机构由市长来直接分管,也就不奇怪了,更说明今后这方面将持续不断地推进改革,构建更好的营商环境。

  而从这件事本身,也可以看出这么一个趋势:对一个城市而言,营商环境是重要的发展基础;企业的壮大,创新创业的活跃,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只有营商环境好,进驻的企业才能留得住,发展得好,外来的企业也才想进来创业兴业,各种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奔腾涌入。

  在这背后,则是新一轮城市竞争正徐徐拉开大幕。

责任编辑: 楼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