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县大桥头乡创新推出“夜学·夜访·夜议”机制

2018年12月29日 17:17:56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 通讯员 吴丽娟 汪馨

  一只手电、一张方桌、一杯清茶,围桌而坐,敞开心怀,促膝长谈。这不是一家人聚在一起聊家常,而是常山县大桥头乡的党员干部在农户家中夜访的场景。

  “白天干部下村、群众外出务工;傍晚干部回乡、群众收工回家”,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了过去干部的“周二下村日”入户机制无法完全到位。今年以来,为切实抓好衢州市委“三个三”基层党建工程落地,深化党员联户,常山县大桥头乡创新推出了“夜学·夜访·夜议”机制。

  面对即将迎来的2019年, 大桥头乡党委近日总结了“夜学·夜访·夜议”机制的年度工作经验,发现成效颇为显著。百姓们说:“这一年来,干部们的脸都熟悉了,晚上经常来家里聊聊天,很亲切的。”党员们也说:“利用晚上的时间沉入网格、深入农户,避免了以前白天入户调查,百姓家中无人的情况,可以更好更有效率地为群众提供全天候的服务。”

  用心夜学,增强本领“能为”

  在“夜学”机制中,乡机关层面,组织了党员干部晚上集中学习乡村休闲旅游、基层党建和建房审批等专业知识,提升业务能力。

  村级层面,利用已建立的成立党小组网格,晚上组织网格内党员学习市委“1433”战略体系、组团联村30问答,提高基层党员政治素养,提升党员干部精气神。

  以上这些,都夯实了党员干部的理论基础。

  贴心夜访,服务群众“真为”

  在“夜访”机制中,根据“共性+个性”服务清单,结合当前一户多宅、项目征迁等重点工作,党员干部在晚上农户空闲在家的时间,开展入格入户走访,提高的效果和准确率。

  以网格党小组为单位,聚焦“白天外出务工候鸟”型的农户,开展蹲点服务。对农户诉求进行上门“回访”、及时反馈问题,做到矛盾不出网格。

  比如,老党员栾金土,夜访中积极推动“一户多宅”整治工作,他带领着全村的老党员在村里做思想工作。栾金土说:“一户多宅整治美化了村庄环境,解决了乱搭乱建造成的土地浪费现象,但毕竟涉及到个人利益,操作起来有点难度。晚上有空了,我就跟老党员们把一些方针政策挨家挨户通过‘夜访’说给农户们听,让大伙更支持我们党的工作。”

  栾金土还跟几位党员一起自发地拆除了自己家中的超面积辅房,做了表率。

  凝心夜议,理清思路“善为”

  “夜议”机制,主要是对收集到的社情民意、矛盾纠纷等,逐个逐项汇总、分析、研判,集中研究处理意见,分解细化任务、落实责任人和制定完成时限。

  目前这一年来,乡党委每周确定一个晚上定期召开党政班子联席会,对一些疑难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梳理出下一个“周二下村日”的“共性+个性”服务清单,这样的“夜议”已经成了规定动作。

  金杯金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夜学·夜访·夜议”机制虽然延长了党员干部的工作时间,却换来了老百姓称赞的口碑,拉近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距离,实际上也使得工作更有效率。宁静的夜空下,党员干部就像“萤火虫”一样,闪烁着耀眼的光亮,把大桥头乡间的夜晚点缀得格外美丽。

责任编辑: 邹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