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浙江援建干部风采录之西藏篇】一位是教体局副局长,一位是卫计委主任兼医院院长,他们在雪域高原埋下希望的种子

2018年09月21日 10:32:55 来源: 浙江党建网 作者: 本网记者 张磊

  编者按

  他们,穿越时空的距离,搭起浙江援建的枢纽;他们,埋头苦干于一线,串起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他们,是浙江省援建干部。

  这些年,大大小小不为人知的故事在援建的土地上发生,我们将此一一记录。

  远在距离近在心,让我们一起走近援建干部的酸甜苦辣,聆听他们内心深处的声音。

  教育、医疗,都是关系民生的大事,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两位援藏干部,一位是教体局副局长,一位是卫计委主任兼医院院长,他们在雪域高原埋下希望的种子——


  点亮高原孩子的知识之光

  ——记那曲市色尼区教体局副局长王世美

  王世美,1974年8月出生,杭州市丁兰实验中学校长,浙江省第八批援藏干部。2016年7月,远赴西藏那曲市色尼区担任教体局副局长。

  与藏区牧民家庭进行结对帮扶。

  至2018年8月,在王世美和杭州援藏领队王仁的多方筹措下,那曲市色尼区四所学校的孩子有了干净的水喝。

  23年前,遥远的那曲正式成为浙江对口帮扶地区,也正是从那时起,一批又一批的浙江援藏干部将汗水与梦想播撒在了这片广袤而神圣的土地上。

  立秋刚过,坐上高原列车进入羌塘草原,看了一路援建的生动场面,也听了一路“民族情,一家亲”的动人故事,我们终于见到了援藏干部王世美。

  一顶帆布遮阳帽,一件带绒冲锋衣,一双厚底运动鞋。这是王世美在那曲的日常着装。这位瞒着八旬双亲来到那曲的援藏教育工作者,在两年多的时间里,通过教育援藏的“九个一”工程为色尼区的教育发展开辟出了新的路径。

  “皮肤黑了,头发也白了,但值了!”如他所言,援藏就是援自己,教育在那曲应该步履不停。

  “下乡的路再远也要走下去”

  空气稀薄、高寒缺氧、草木难生、生命禁区,这是那曲的关键词。

  2016年7月23日,王世美第一次来到那曲,头快要“炸”了。但是为了第一时间掌握情况,还没来得及缓解高原反应的他便一头扎进了工作里,深入全县12个乡镇学校、幼儿园开展调研,最远的学校跟驻地有170多公里。

  尼玛乡中心小学是他下乡调研最远的驻地之一。这所中心小学地处那曲地区最偏远的乡镇,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

  下乡的路都是土路,路面狭窄,崎岖不平,有的路段是横直的,稍微不注意就有掉进河里的危险。一遇到下雨或下雪路就被封住了,惊险程度堪比川藏线。

  比自然环境更令人堪忧的是教育环境,“一走进学校大门,整个校园很空旷,孩子们课间都在和野狗玩,诺大的一个学校没有一本图书!” 他叹了口气。

  地广人稀,学校分散;缺水缺电缺网缺场地缺教学设备;教师缺编缺培训;教学手段落后教学质量不高……一系列严峻的问题都摆在了眼前。

  怎么办?如何解决?针对存在的问题,他充分利用内地教育的发展经验,在杭州援藏领队和江干教育局的支持和指导下,确定了“寻求援助重民生,培训师资促发展,规范管理求突破”的三年教育援藏思路。

  “众筹图书馆”,安装净水装置,让15所乡镇幼儿园的孩子都能拥有喜欢的玩具,为尚未供暖的7所乡镇学校实施供暖工程,多方筹措让每一位贫困生都能得到资助,加班加点打造浙江省“十三五”援藏规划中最大单体项目那曲杭嘉中学……如今,色尼区的孩子们不仅喝上了干净的水,还能在宽敞暖和的教室里上体验“云课程”。

  从踏入那曲的第一天起,王世美不是在下乡,就是在下乡的路上。“下乡的路再远也要走下去,我希望这里的孩子能够过得越来越好。”王世美说,真实地接触了这方土地的百姓,才知道责任之重,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实现千里送教

  8月初,色尼区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培训暨动员会在那曲杭嘉中学举行。两位来自杭州的名师王春燕、林晓瑛不远千里来到那曲送教,助推统编教材落地。

  “这已经是第7批教师送教到高原来了。”提起浙江教师高原送教,王世美道出了其中的不易。

  2016年,初到那曲的他积极促成了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局与那曲县教体局签订了三年对口援藏帮扶协议,将一线骨干教师送到杭州、拉萨、广州学习培训。2016年底,30多名校长、园长便来到杭州接受了量身定制课程培训。

  “培训让我们看到东西部教育理念的落差,更让我们明白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意义。”参加第一批校园长培训的江央罗布说。

  然而,如果要将12个乡镇的700多名教师全部送到杭州培训,至少需要10年时间。于是,王世美心里便有了让内地名师送教到高原的想法。

  想法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严峻恶劣的高原环境让他有些退缩,江干区教育局接到申请后也有顾虑:“怕老师们身体吃不消”。

  送还是不送?王世美最后还是没有选择放弃。

  在多方沟通和协商下,2017年5月,羌塘草原迎来了第一批浙江省名优教师。“用心的课堂”“通往学生心灵的课堂”“师生共同构建的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浙江教师精湛的教学水平和优秀的职业素养让参训老师们纷纷点赞。

  那几日他每晚都睡不着,直到送教老师平安回到杭州,他才舒了口气,“真的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高原送教总艰难,但他心里明白,教师队伍的发展是教育的关键。“让每一位教师都得到培训,不只是走出去,更要请进来,让高原的教师和孩子们与内地共同发展。”促成了第一次送教后的他不仅有了信心,更有了决心。

  让党旗飘扬高原

  “说起旧西藏,对于零零后的我,从来没有亲身感受过西藏的苦,但是,从新旧西藏对比宣传教育,以及我奶奶的口中,我了解到旧西藏的黑暗。” 那曲镇中心小学的小讲解员曲珍正在党建文化长廊为全区学校的支部书记上一堂精彩的“党课”。

  在那曲镇小,党建文化长廊成为了学校的新地标。党的光辉历程、党中央对西藏各族人民的关怀、习总书记对西藏教育的重托、党的十九大精神、 “厉害了我的国”“自豪吧我的家”等内容纷纷上墙,让人眼前一亮。

  “这是结合地区需求精心设计过的。”除了党建文化长廊,一本带有高原特色的《共产党员学习笔记》吸人眼球。翻开笔记本,如何开展党建工作等一系列要则都列入其中。

  跑党建示范点,带支部书记入杭培训,精心设计《共产党员学习笔记》,筹措党建经费……王世美都亲力亲为,他希望“党建引领促教育 教书育人争先锋”的理念能够引领着色尼区的党建工作迈入新台阶。正如他所言“教育党建工作在藏区非常重要”。

  从无到有,从有到逐步优化。下一步,他还将着力打造学校的党建文化品牌,推进基层学校党性教育基地发展,让每一所学校党支部都成为立德树人的战斗堡垒。

  “只有来到了西藏,才深刻明白国家和民族的意义,才知教育责任的重大。”正如王世美初来时的援藏日记《那曲,我来了》中所写“在那曲,为生命重新铺设航线”。这条航线一端驶向了藏区的孩子,让他们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另一端驶向了自己的内心,更加坚毅地风里雨里驰而不息为教育事业奋斗到底。


  

58条意见和三座高山

  ——记那曲市比如县卫计委主任、县人民医院院长刘琳

  刘琳,1976年10月出生,宁波市康宁医院副院长,浙江省第八批援藏干部。2016年7月,远赴西藏那曲地区比如县开始为期三年的援藏工作。

  刘琳和当地藏民在交谈。

  6月18日,那曲市比如县本地医护人员完成第一台开腹手术。

  2017年8月29日,比如县人民医院医疗集团项目落成。

  从那曲到比如,250多公里,需要翻越无数的高山。5200米高的康庆拉山就是其中的一座。每一次翻山越岭,可以说都是一次冒险。

  但对于刘琳来说,除了这5200多米的高山外,还有两座“高山”需要他去翻越,而最大的那座正是比如县的医疗改革。

  “推进医改的过程是一件非常复杂、非常难的事,但再难也要啃下来。”此时,刘琳的左眼刚刚得了严重的麦粒肿导致化脓,每天只能微微睁着进行日常工作。而他真正“啃”下来的硬骨头正让当地老百姓的医疗健康状况“脱胎换骨”。

  “他才是医院的总设计师!”

  这几天,在比如县人民医院的办公室里,每天晚上都灯火通明。刘琳和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在为争创二甲医院而奋战。然而,这家医院在两年前实在是“令人不可思议”。

  2016年7月21日,刘琳踏上了前往比如的征途。8岁的女儿刚迎来援疆归来的妈妈,又送走了援藏的爸爸。

  第一次踏入那曲的土地,那时候他所向往的藏北高原是巍峨的雪山、美丽的草原、碧蓝的湖水、漫山的牛群。可是,一切美好的想象都被打破了。高寒、缺氧、低气压、莫名的孤独、无尽的思念奔袭而来。

  而此时,作为援藏重点项目的县人民医院新院正处于土建施工期。刘琳跑到现场,看到施工图纸的那一刻,心沉到了底。

  “这哪里是建医院,更像是在建办公楼!”他一边感叹,一边把图纸搬回了宿舍,开始仔细分析每一个细节,把有问题的地方逐一记录下来。需要增加污水处理设施、放射防护、网络拓扑结构、医疗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净水系统;需要调整门诊就诊布局、调整医技区域布局、增加妇幼保健公共卫生职能等等,最后形成了58条整改意见。

  “当时县里没人懂该怎么建一座综合性医院。”比如县卫计委副主任格桑曲珍坦言,幸好发现得早,为我们节省了1000多万的建设经费。

  那个冬天,刘琳也迎来了入藏的第一场大雪。然而严寒并未阻挡他工作的步伐,他放弃了回宁波的冬假,跑去了成都,与设计院商量医院的施工设计图。大到净化手术室设计,小到每个房间的插座点位,每一个细节他都不轻易放过,全面保障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2017年的春天,“藏北小江南”的山野上,一片青绿色在爬升。此时,崭新的比如县人民医院大楼屹立在怒江南岸。滚滚江涛翻涌,医院的老员工们望着新建的医院大楼,心潮澎湃。

  “他才是医院的总设计师!” 大家都啧啧称赞他干了件好事。一时间,县里都在传这位“网红”援藏干部。

  但只有刘琳心里明白,万里长征才刚刚起步。

  医改方案“惊动”了县政府

  凋零的医院,荒敝的手术室,破损不堪的药台;一个县人民医院只有50多人,没有手术能力,仅两人有医师资格;所有乡镇卫生院没有一台像样的医疗设备;县外转诊率接近90%;县农保严重亏空……这是初到比如时,刘琳看到的惨淡景象。

  很多人劝他,援藏要淡定,待够三年就是功劳。

  “看到藏区落后的医疗卫生状况,心里真的淡定不下来。”他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跑遍了全县9个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每天熬到半夜,根据藏区特点和实际情况,写出了一份医疗改革方案。

  一日下午,县委书记陈刚对他说:“晚上带着你的方案来开个会吧!”

  当晚,刘琳便拿着他的方案走进了县委县政府,推开门的那一刹那,他傻眼了。

  本以为只是一次面对面汇报,却没料到成了县委县政府关于医疗改革专项讨论会。在会上,针对藏区资源分散、人才缺乏、能力薄弱等问题,他系统性地阐述了自己的医改方案。

  而此时,他刚刚得知自己的妻子被查出早期乳腺癌。开完会,背着背包就往宁波赶。请了十天的假陪妻子定下治疗方案后,又回到了援藏工作中。

  可喜的是,方案获得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认可,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医改领导小组成立,比如县开始实施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2017年,整合县人民医院、藏医院、妇保院、疾控中心及九家乡镇卫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运行的“比如县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挂牌成立,开创了西藏自治区县级医疗卫生集约化、集团化管理的先河。接着,包括规划、编制、运行架构、绩效考核等在内的八个配套医改文件相继出台,一个完善的,县乡一体化的全新运行模式建立了起来。

  以“整合资源、集约管理”为核心理念的医改“比如模式”正在大刀阔斧地推行中,翻越了“第二座高山”后的刘琳,让比如的卫生医疗事业走出了一条适合西藏医疗卫生改革的路,而这条路通向了藏区的老百姓的心。

  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医疗队

  在比如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李攀带着三位助手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血液检测。而在2016年,检验科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检验科因唯一的技师退休导致停摆!”刘琳发现人才问题是比如医改的一座“高山”。他开始思考如何让更多的优秀人才进驻比如。

  那时,一条自制的美篇招聘启事在援藏干部的朋友圈转发。随后,招聘启事又登上了国内最大的医疗社区论坛。一时间,从西部到东部,竟收到两百余份简历。

  “起初我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刘琳坦露了自己的担忧,但由于医改让医疗集团有了人事权并实施合同制和年薪制,具有很大吸引力,“让自己完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短短半年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78人前往比如县人民医院上班,中级职称以上的近10人,而来自成都的李攀,正是这次招聘过来的。

  刘琳深知,援藏只能解决一时之需,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医疗队才是长久之计。如何实现比如县卫生事业从“输血”到“造血”,刘琳又开始探索如何实现优质资源的对接。

  把管理团队送去宁波学习,把业务团队送去上虞进修,实施中层干部竞聘,明确医院学科方向并建立学科梯队,一支真正属于比如的医疗人才队伍逐步成型。同时,建立起远程会诊和教学平台,将与宁波、上虞、和西藏阜康医院对接,把优质资源通过网络链接到县里,大力发展藏医药及藏西医结合技术,建设流动体检队和巡回医疗队,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

  “人这一辈子要做点有意义、值得回忆的事情。”刘琳说,希望自己所做的一点事情能够帮助到这里的老百姓。

  夏日里的怒江,水流湍急,滚滚波涛在高山峡谷间流去。两岸对峙的大山向天际拔升,渐入云雾。远处,深浅不一的绿田地,美如画卷。这美景正如比如的医疗卫生事业的未来,蓬勃而生机!

  

责任编辑: 楼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