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不尽乡愁!桐乡20多名农民成立了一个农村文学社

2017年08月04日 08:52:18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记者 沈晓洲

  马鸣老街文学社部分成员畅谈文学。通讯员 朱江 摄

  炎炎夏日里,在一间没有空调、没有电风扇的会议室内,一群人围着一张长方桌欢快而热烈地讨论着。

  戴着眼镜的老屠,短袖衫被汗水浸湿了,他一边看着笔记本一边有声有色地说着他准备了许久的方案;临近退休的教师老何,呷一口热茶,不时拭去额头上细密的汗水,声情并茂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村民屠建明拿一张硬纸板扇动着驱散热气,一手配合自己的话表演着各种动作……

  抬头,鲜艳的红色横幅跳入眼帘——“热烈祝贺马鸣老街文学社成立”。旁边有一块自制的“马鸣老街文学社”牌匾悬挂于墙上,上面有一匹长鸣而欲腾空飞跃的骏马。

  今年7月1日,在桐乡市洲泉镇马鸣村村委会的文化中心会议室内,本村爱好文学的20多名村民第一次聚在一起,成立了本地农村文学社——马鸣老街文学社。他们中不仅有50后、60后、70后,还有80后、90后,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纯属业余,全凭对文学的一腔热情。

  乡情唤回游子

  文学社犹如一块磁铁

  2016年,马鸣村参与的一场“诗画浙江·十大最美乡村”评选活动,唤回了散落各地的马鸣村人。为了冲刺榜单前列,马鸣村一群村民和众多在外地的马鸣“游子”自发建了一个微信群。起初这个群只是投票,或是乡情的牵引,后来群里的聊天话题慢慢地涉及到工作、爱好等方面,一群热爱文学的同村人就这样找到了彼此。

  渐渐地,微信上的文学讨论从线上转战线下。每逢节假日,大家带着自己的新作品,从家里、市区赶回马鸣村老街与“网友”见面喝早茶。一条老街、一群人、一碗面、一杯茶,就这样拉起家常,谈及文学。

  蔡国其是其中一员,也是马鸣老街文学社社长。他是镇上一家化纤厂里的长途货车司机,一个被社友们戏称为“一手把方向盘,一手握笔的中年男人”。手握方向盘,蔡国其用130多万公里为自己的“前半生”留下了生命的足迹。他说这不是他的全部,未来的日子里,他想“停下来”,从辛劳的生活中抽身出来,从文字中汲取更多的精神食粮。

  蔡国其回忆,彼时正是微信公众号传播风生水起的时候,群里的老屠试着申请了一个名为“马鸣老街”的微信公众号,群友一有好作品就发表在公众号上。令他们意外的是,这个微信公众号犹如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了越来越多村里的文学爱好者。

  屠利娟是马鸣村一家批发部的老板娘。一次偶然的机会,屠利娟读到了微信号上的文章,上面那些关于马鸣村的历史文化,让她倍感亲切,那些鲜活的故事写的就是儿时生活的时光。“我也可以这样写呀。”沉寂多年的文学欲望打破了屠利娟相对单调的生活。在收账台上,屠利娟揣着一个小本子,灵感来了就动笔。如今,她已成为文学社的骨干。

  “文学是阳光雨露,照亮生活滋润心田。”在镇上一家公司工作的文学社社员老施笑着说,除了工作,他几乎把所有的闲暇时间都花在了文学创作上,并乐在其中。他的作品散见于《博爱》、《青年时代》、《文艺生活》、《文学港》、《桐乡文艺》等报刊杂志。此外,还有屠婵娟、赵晓玲、朱江、赵强、屠佳丽等,他们默默地用自己的作品记录着马鸣村的变化。

  梦想照进现实

  或是乡土文化样本

  作为村里一道别样的风景,马鸣老街文学社所在的马鸣村因此和文学发生了更多的交集。

  马鸣老街文学社得到了当地村委的支持和社会力量的参与。文学社成立后不久,村委会为他们提供了创作基地,各方面的条件设施正逐渐完善。村里的一些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也积极资助。而马鸣老街文学社也促进了当地的文化发展,为马鸣美丽乡村建设赋予了更多的内涵。

  村里申请“省历史文化重点保护村”、参评“中国最美村镇”,文学社就成了村里的智囊团,社员帮着村委会撰写申报书、搜集资料、起草文稿;村里经营蚕丝被生意的老板也找来了,想请他们帮忙谋划建造蚕丝文化馆;家长拉着孩子来询问能不能办个暑假作文辅导班;隔壁村也慕名而来,打算取取经……

  对于未来,蔡国其表示,文学社正积极筹划文学沙龙,打算定期开展社员活动,交流平时的写作心得,并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宣传渠道扩大影响力。文学社还打算出期刊,把每一个社员创作的作品成集出版。他们的理想是,在马鸣能够建一处乡村文学馆,展示马鸣村的历史文化和村民们的文学创作作品。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文学社已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学社,而是承载着浓浓的乡愁和乡情,传递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马鸣村村委相关工作人员说,文学社传承了乡土文化,在一个小乡村留下了值得记录的乡土文化样本,但愿马鸣老街文学社如骏马奔驰无沟壑,长鸣马鸣寿溪畔!

责任编辑: 楼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