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微三治”护航基层政治生态风清气正

2025年07月09日 10:49:58 来源: 浙江党建网 作者: 本网记者 郑祥臻 通讯员 汪晓蕾 陈婕

  “发现你乡镇2个行政村差旅费支付数据异常,可能存在虚报资金问题,请及时核查反馈。”近日,衢州市衢江区纪委监委保障中心将依托数据碰撞分析发现的预警信息转至上方镇纪委监察办,避免村集体资产被违规使用和套取。

  近年来,衢江区纪委监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坚持用改革的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紧盯基层治理中的突出问题,在全区开展以“微腐败”惩治、“微作风”纠治、“微权力”善治为主要内容的强基固本“三微三治”行动。近五年较上周期相比,农村基层检举控告量下降57.5%,村干部插手村级工程问题数下降62%;2024年村干部违纪问题比上年下降42.5%。

  利剑出鞘惩治“微腐败”

  清除群众身边“蝇贪蚁腐”

  不久前,衢州市衢江区纪委监委招投标领域大数据监督应用产生一条“红色预警”:“岭洋乡白岩村村委会副主任郑某某疑似违规承揽或插手在本村实施的工程项目……”经查,郑某某通过利用工作职权和影响力等方式违规插手在本村实施的工程项目,随后郑某某受到政务警告处分。

  基层监督点多面广,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靶向发力。“我们把加强基层监督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有机结合、一体推进,围绕乡村振兴领域、‘三资’管理领域、村级工程领域的‘微腐败’问题做实监督,严肃查处群众身边‘蝇贪蚁腐’。”衢江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护好村集体的钱袋子,衢江区针对线索处置、案件查办中发现的“权力运行失范、制度笼子失效、监管体系失灵”等问题,用好“浙农经管”平台、小微权力平台、“浙里基财智控数字”等数字化平台,建立村集体账、物、事信息化台账,设置租金异常、合同超限等预警指标,实时监测预警,推动“三资”管理从“人盯”转向“数据盯”。通过平台运行,全区已累计收回村集体应收租金578.97万元,实现村集体资产颗粒归仓。

  瞄准民生痛点,聚焦行业积弊,衢江区紧盯生态公益林补偿金、种粮补贴、地力补贴、危房改造补贴等专项资金申报、审核、管理、发放等环节突出问题,加大整治力度。同时,对规模较大、资源富集、工程量较多、集体资金较多、信访量较大的村(社区)及其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进行提级监督。

  针对村干部违规插手村级工程等突出问题,该区制定了专项整治问题清单,通过联合督查、比对共查、驻点细查、数字云查等方式,有效查处云溪乡车塘村原党支部书记吴某违规承揽本村工程等一批典型案件。

  “‘微腐败’虽小,却严重影响群众对反腐成效的满意度,影响人民群众对乡村振兴工作的信心和决心。”衢江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结合村级组织换届工作,持续发力整治基层“微腐败”问题,深挖背后的机制漏洞,助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本视频由AI生成

  抓常抓长纠治“微作风”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一些老板借春节拜年的名义给我送烟酒、特产,我没有拒绝……现在很后悔……”在黄坛口乡的会议室内,村干部正集中观看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警示教育片。村干部们观看后纷纷表示,将以案为鉴,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做到遵规守纪、谨小慎微。

  基层党员干部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为更好地发挥其“头雁”作用,衢江区重点从“小节”入手,围绕工作作风、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酒驾醉驾等方面,深入纠治基层党员干部作风问题。

  “近年来,我们深入纠治服务群众、服务企业过程中消极应付、推拖躲绕等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查办了东港街道野鸭垅村党支部委员洪某某违规占用村集体土地用于出租等一批案件,取得了一定成效。”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是村干部们最容易触碰的“四风”红线。对此,衢江区纪委监委从“小切口”入手,在全区范围开展党员干部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指导督促各乡镇(街道)纪(工)委对异常账目全面起底、痕迹倒查、分析对比,及时发现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57个。同时,区纪委监委持续推进酒驾醉驾及其背后“四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严格落实“十条举措”,建立分层分级管理、饮酒报告报备、节前提醒教育等制度,深入纠治党员干部酒驾醉驾问题。专项治理以来,全区共开展酒驾醉驾问题自查21766人,查处村干部酒驾醉驾问题28起。

  要想扎紧作风建设的篱笆,思想教育是关键。衢江区从深化纪法学习、加强警示教育、增强廉洁文化熏陶等方面综合发力,组织全体村干部开展多轮次警示教育活动,编印《以案为鉴——村(社)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汇编》,利用“纪法微课堂”等平台释纪说法,常态化推进农村党员干部遵纪守法,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本图片由AI生成

  划清边界善治“微权力”

  扎紧基层权力“铁笼子”

  “村集体资产处置、村级物资采购等都属于村级重大事务,必须按照‘小微权力’运行流程图来执行……”日前,衢江区纪委监委分管领导带领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来到提级监督村(社),聚焦村(社)集体“三资”和权力集中的重要环节、重点项目开展监督。

  推进基层“小微权力”阳光操作、规范运行,是提升基层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衢江区将监督规范农村基层小微权力运行纳入政治监督工作重点,聚焦以案促改、以案促治,逐类逐项梳理村级工程项目管理、重大物资服务采购、大额资金使用等村级行权高频事项,制定《村社主职干部履责用权操作手册》,建立村级“小微权力”事项清单和村级班子主要负责人履责用权清单等“两个清单”,绘制村级11类30项小微权力流程图,分层级为村级党组织和村干部行使权力划定“边界”,推动干部按清单办事、依规范用权。

  “以前,遇到重大事项搞不清楚要怎么决策、怎么做才对,现在有了这个权力清单和流程图,各类事项要怎么办、手中权力要怎么用一看就明白。”该区云溪乡希望新村党支部书记吴小刚说。

  为进一步强化“小微权力”日常监督,该区纪委监委探索建立村监会监督履职“1211工作法”,制定“一单两本”即《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清单》《村级重大事项决策监督记录本》《意见建议征求记录本》,编印村务监督“十八招”,定期开展“一会一活动”即村级监督月度工作例会和“监察联络日”活动,提升村级监察联络站(村监会)履职能力。

  “小微权力看似‘微小’,却事事连着民生、处处连着民心。我们将进一步延伸监督‘触角’,深入乡村一线跟进监督、强化监督,持续用力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助力乡村振兴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衢江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专家点评:

  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  

  “微腐败”“微作风”“微权力”看似细微,却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与党的执政根基。衢州市衢江区“三微三治”行动以系统思维破解基层监督难题,以数据预警斩断利益链条、清单明责厘清权力边界、常态教育筑牢防腐堤坝三维发力,形成了惩治微腐败、纠治微作风、善治微权力的治理闭环,推动基层监督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型。面向长效深化,需持续深化探索:深化数据靶向性,提升对新型隐性“微腐败”的穿透力;激活末梢能动性,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形成与自我革命的有机结合;推动教育转化率,变警示震慑为行为自觉。(浙江大学纪检监察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 皇甫鑫)

责任编辑: 郑祥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