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微党课“走新”更“走心”

2022年06月20日 17:21:53 来源: 作者:丽水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 程浙军

  近年来,各级党组织、工会组织都非常重视党课教育,各类微党课、青年说比赛层出不穷,丽水市总工会在国企和民企中开展“守好红色根脉班前10分钟”微党课活动,组织百名劳模工匠上讲台,千堂党课下基层,万名职工受教育,为职工思想教育注入“红色引领.培根铸魂”,实现了小载体推动众参与,小切口升华大主题,小课堂变身大舞台,广大职工在学习中提升了理论素养,在交流中补足了精神之“钙”,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党性,积极投身奋力打造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山区样板的实践中。

  解剖“微党课”

  微党课是顺应新时代而产生的一种党课新载体,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小的事例或实践来阐述、宣讲大的道理,给人以启发、启迪并产生共鸣的一种党课创新形式。

  “微”,有两种。一种是我们经常说的一件微小的事情,它的对立面强调的是重大、伟大等。所以这个“微”是平常的、是真实的、是普通的,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不经意间就能碰到的。比如身边的一个同事、家人邻居、经常见面的朋友亲戚等,这些人或事都是听众能够看得见、够得着、想象得到的对象。另一种“微”是大家都熟悉的知名人物的另一面,或是被报道的劳模事迹的另一种角度,它的对立面强调的是显眼、醒目、一目了然。这个“微”往往是别人未曾留意到的,是需要特别提醒或者换个角度才能关注到的,它注重的是新见解,新视野,新领域。

  在现实授课中,第一种“微”,一般是授课者结合自己或者身边的生活和工作的切身体会进行展开,主讲人现身说事,接地气有温度,具有较高的情感亲和力和践行参考度,容易引起党员群众的共鸣,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也能够做到。而第二种“微”,则从“大人物”身上挖掘新角度,使听众在原来熟悉的人物身上看到新的亮点,“大人物”本身就具有足够的话题性和群众基础,说明是真实可信的,容易引起听众的思考和模仿,同样具有感染力。

  “党”,毫无疑问,微党课姓“党”。它重在教育和启迪,让人们从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中探出病灶、发现问题,或从基层“小人物”的生动实践中汲取“大智慧”,这就决定了在“微”事例的例证后,必须进行“党”的层面的升华和提炼。

  所以,“微党课”必须同时具备两种元素:一必须是党的声音。微党课在拓展党课内容的前提下,始终要把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放在首位,因此必须符合时代主流,体现正能量,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个是它必须有理论的阐述。党课本质上是先摆事实,然后再讲道理,但绝不是党史、党章、党纪等理论规范的复制和生搬硬套,因此我们要善于将党的理论知识进行生活化、人性化的解读。

  “课”,主要体现教学形式上,就是让教育的直观性更强、互动性更强、吸引力更强,使党员群众能坐得住、学得进。

  微党课有别于朗诵、演讲或先进事迹报告会,不能是简单的讲故事,也不能是抑扬顿挫的吟诵诗歌,而是必须建立在对讲课技巧娴熟掌握基础上的“传道授业解惑”。

  我们在考评微党课时,一定会首先注意你是在讲党课还是在演讲。微党课侧重讲,是脱稿流畅的讲述说理;而演讲侧重演,可以不脱稿(比赛除外)。

  “微”和“党”的分量比“课”略重。这就要求我们在“微”事例的选择上要应景适宜,要扑下身子、深入基层一线了解职工群众现实思想状况,让“微”实践为“党”的理论服务,使“党”的理论能体现“微”实践。

  授课者在讲稿的撰写前,对素材的选取、理论的提炼、主题的切入构思等方面要多花心思。好稿件是微党课成功与否的前提,好稿件通过好宣讲,才能对听众思想产生真正的震撼与升华。

  微党课的类型与特点

  今年,全省创新微型党课的形式,除了常规微党课,还有电影微党课、音乐微党课、美术微党课等,将经典作品与微党课有机结合。不同类型的微党课一改“千人一课”形式,使党课教育活起来、实起来。

  我们发现,在基层既叫座又叫好的微党课大都有三个特点:

  一是小而巧。巧是巧妙——既有立意之巧,也有结构之巧,更有讲授之巧,注重用别开生面的讲课设计吸引听众,用与众不同的讲述方法赢得掌声。

  二是小而活。活是鲜活——在党课中运用鲜活的事例、鲜活的形式、鲜活的语言,将那些精深的理论阐释成通俗的道理,将那些晦涩的条文翻译成易懂的白话。

  三是小而精。精是精彩——用精短的课程、精炼的文字、精致的架构、精密的逻辑,为大家呈现一堂“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精彩党课。

  如何讲好微党课

  一堂成功的微党课,必有三要素:大主题、小角度、好故事。

  (一)切入口要小,把握好选题的高度

  选题要准,立意要高,紧扣时代和社会的脉搏,这是微党课的灵魂。切入口一定要小!善于管中窥豹,以小见大。

  我们要选择从基层党员最关心、最关注、最感兴趣的话题切入,比如某个社会热点或焦点问题、某个理论观点、某段党史故事、某位英模人物等等,这是能够讲好党课的基本条件。其次是要选择自己能够讲清楚的话题;最后要考虑选题在去年宣讲和今年宣讲是否有区别或新意。

  切口越小,越容易把握和驾驭,越能收放自如。所以说,选题是微党课成功的关键,既要大又要小,即立意高、切口小;既要高也要低,即切勿眼高手低;既要新也要老,即选题新颖但又能做到精神传承;既要博也要精,即在大量素材中凝练核心观点。这四条是选题的基本原则。

  选手平时要多在挖掘和确立合适的主题上下功夫。选题时最好集中到一个问题上,再进一步结合自己的岗位、行业特点和实践经历等,将选题更加具体化。题目选准了、选好了,讲课也就更富有针对性,同时让人产生一看题目就想听内容的效果。

  比如刚刚结束的浙江省第十三届微党课总决赛上,荣获特等奖的《回家》和《下好“五子棋”,开启“共富梦”》都是上乘的微党课佳作。

  (二)观点要清楚,把握好观点的力度。

  有了主题,就必须要有鲜明的观点来支持这个主题。反对什么?支持什么?我们的态度要十分的鲜明,有敢于亮剑的底气和勇气。

  “微党课”党性要强,要有说服力,你所提出的观点、主张、见解在思想上、政治上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所引用的论据要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遵循正确的认识论、方法论。

  我们讲微党课,就像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需要从大量的资料中凝练出精炼的观点,所以在准备微党课的过程中,就需要加强阅读和学习,搜集大量的材料,参考丰富的资料,然后静下心来进行思考和总结,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新的见解,引发大家思想上的共鸣。

  在讲课前,可以组建课题团队,汇聚集体智慧,帮助授课者梳理素材、提炼观点、打磨稿子。无数实践表明,一堂优质的微党课,一定是经过“千锤百炼”的。

  (三)事例要鲜活,把握好素材的广度

  如果说主题和观点是骨骼,那么事例就是肉,肌肉,而不是赘肉。每个观点、论断都需要事例作支撑。事例是否鲜活,决定了微党课能不能深入人心,能不能吸引人。所谓事例鲜活,一是新鲜,二是活泼。我们要善于在生活中寻找好的素材,善于发现和积累好的素材,养成归集整理素材为讲课服务的好习惯。

  要注意,在微党课中引用事例,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准越好,越能说明问题越好。最受大家欢迎的,还是那些职工群众身边的故事、授课者自己的故事。

  所以,要多讲身边故事,少讲或不讲离我们远的故事;多讲感性的东西,少讲概念性的东西;多举大家熟悉的现象和熟知的人物,多举数据;要把自己的亲身经历摆进去(最好是与他人不一样的、独特的经历),多讲对老百姓能够有触动和帮助的。因为这样的故事接地气、冒热气、有生气,听起来亲切,让人感同身受,更能引起听众思想上的共鸣和情感上的共振。

  讲课中,既需要用生动优美、简洁清新的语言,也需要多讲群众语言,适当运用一些网络热词、流行金句、方言俚语,让群众喜欢听、听得懂。

  (四)把控要到位,把握好提炼的精度

  现在的微党课一般要求时间控制在6分钟,那么讲稿一般控制在1300字左右。

  短短6分钟的一堂“微党课”,特别要注重总结提炼故事精髓和人物精神,让大家在思想上认同,从而点燃职工群众内心的“小火苗”。故授课者要做到:引入正题要快,不要拐弯抹角;陈述事实要简明扼要,不能有太多的枝枝蔓蔓和插曲;分析问题应单刀直入、一针见血;得出结论要水到渠成。

  授课者在阐述时,不宜宏篇大论、拖沓冗长,只需把故事讲完整、把问题讲清楚、把道理讲透彻、把意义讲到位即可,甚至还可以适当“留白”,即给听众留下思考的空间、讨论的余地、求知的悬念,留下值得回味的思想内容。

  讲稿的结尾要注意把握好,要有豹尾,简洁有力,画龙点睛。所以,结束语要有对主题的提炼升华,可首尾呼应,突出主题,也可以引用金句警言进行升华,使听众豁然开朗,回味思考。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微党课内容微,但内涵实在不“微”;微党课形式微,但效果实在不“微”;微党课时间微,但收获实在不“微”。我们要不断深耕“微党课”,将“新”比“新”,在“润物细无声”中讲活创新理论,讲实发展成效,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让微党课真正“走新”更“走心”。


责任编辑:张丽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