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亚运感受浙江有礼

2023年10月18日 10:45:55 来源: 作者: 张嘉琪/文 郑景怀/摄制

  

   亚运会的华彩帷幕缓缓落下,当热浪退去,亚运又给杭州留下了什么样的遗产与印记?这座日渐国际化的都市又焕发出怎样的生机?顺着时下最新潮的“citywalk”路线,记者前去湖光秋景中一嗅后亚运时代的异彩风韵。

  人文与技术共生的江南图景

  “江山如此多娇……”波光粼粼的西湖边上,年过六旬的谈大爷提着水桶和长柄海绵笔行云流水地在地砖上写下这幅名篇,引来路过的男女老少和外国友人驻足叫好。此刻文景妙趣呼应,在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映衬下,一副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图景浑然天成。

  亚运会结束后,谈大爷在西湖边悠闲地写地书 郑景怀摄

  谈大爷是河南人,在西湖边写地书快三年了,“亚运会期间人多得我都没地方写字啦”,谈大爷向记者吐露着幸福的烦恼。日转星移,他见证着越来越多的旅人领略西湖美景,海外八方的游客从他的笔下一瞥中华文化,这项在他眼中不过是打发时间的闲情逸致,也成了江南景致中的一抹动人印记。

  身着汉服的郭女士也是西湖边的常客,但每次来都能发现新的变化,“杭州因为亚运会蜕变了许多,我亲历了小区的旧改,目睹了道路和社区的整改翻新,也见证着城市建设中越来越前沿的‘黑科技’,这是给人们留下实实在在的利好。”作为一名“新杭州人”,因为这座城市她也开始逐渐释放自我,“正是这里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才让之前不敢在大街上穿汉服的我也跟着同事‘入坑’了,这是杭州带给我的改变。”

  西湖边街景  郑景怀摄

  让世界看见“浙江有礼”

  从赛时文明观赛的自觉与致敬,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待客之仪,“浙江有礼”的身影从赛场的台前幕后穿梭在赛后的诸多细节当中。

  坐落在四季青街道的服饰商城在亚运期间可谓是“疯狂上分”,让外国友人体验了一把“杭派”消费的砍价之乐。陈龙滨是意法服饰城的商户兼志愿者,亚运期间公司专门组建了一支三十多人的志愿小队,其中有很多是有留学背景的商户,他们自制了一本中英互译的宣传手册,为运动员和外宾提供翻译和导购服务。


  杭州意法服饰城入口处设有中英文标语  郑景怀摄

  “很多外国运动员都对我们中国的棉麻服饰很感兴趣,来这里基本上都是给家人买礼物,他们很多人之前并没有听说过杭州,但这次来发现这是个非常宜居的城市。”陈龙滨告诉记者,经过此次盛会,他们进一步拓展了中亚地区的市场,除了收获了销量,他们也在交流中窥探到不同地域的文明,“杭州正在走向世界,希望我们的服饰品牌也能继续走出国门,被更多国际友人看到。”

  杭州亚运会网球项目英文播报员王菁菁  郑景怀摄

  这次亚运被称为最“懂”年轻人的一届盛会,从幕后团队到志愿者,90后和00后正在刮起一阵“青春旋风”。王菁菁来自河南郑州,是浙江传媒学院双语播音专业的大三学生,在亚运会网球项目中担任英文播报员,还有幸参演了开幕式。回顾这趟亚运之旅,王菁菁百感交集,“这场国际性的文化交融盛景带给我前所未有的神奇体验,但令我撼动最深的,是当时我们网球场馆火出圈的策划领诵《少年中国说》,播报员读一句,现场的观众也跟读一句,而且大部分都是小朋友。通过我们的工作唤起了我们和曾经一代以及下一代之间爱国情感的共鸣,这让我这个00后感到非常自豪。”

  王菁菁在网球场馆进行播报工作 受访人供图

  如今,王菁菁又转身投入到忙碌的学业之中,在经历了亚运会这场大型爱国主义教育和专业本领的历练后,她发觉自己不仅身心素质有极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明确了自身的短板,开拓了国际视野,对杭州也多了一份特殊的记忆与情感。

  延续亚运的“长尾效应”

  “从短期效用来看,将体现为城市新标识的涌现、体育新空间的增长、大赛新机会的培育;从长远来看,亚运会将持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公益体系的改善。”浙江省共同富裕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包大为认为,本届亚运会从各个层面检验了浙江省域现代化的成色,不仅在体育竞技层面交出了完美的答卷,更是在赛会管理和智慧城市方面,为人们展现了新的标杆。

  江南山水韵味之中的杭城从此又多了一批有着国际范儿和现代感的新地标;各项在赛会应用场景中得到检验、反馈与改进的技术和经验,也将成为撬动和推动各个层面现代化的杠杆,让顺畅、舒畅、流畅的亚运赛会服务逐渐惠及和润泽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借亚运之“风”,透过“浙”扇窗,杭州亚运会所种下的一颗又一颗种子,正在这片数字赋能和文化交融的沃土上茁壮成长。

责任编辑: 张嘉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