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到杭州:时隔33年,为什么亚运会徽章还是浙江这家乡镇企业造?

2023年09月27日 12:27:37 来源: 潮新闻 作者: 黄玉环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已经开幕,制作精巧的亚运徽章受到热捧,“Exchange?”“PIN!”在亚运村、主媒体中心等各处,交换徽章几乎成为了大家特别的社交方式——在亚运会特许商品零售店里,徽章也销售火爆。

  这些亚运徽章,很大一部分产自温州苍南的一个小镇——金乡。这里是名声大噪的“徽章之乡”,特别是有着40年历史的金乡徽章厂,将徽章生意做到了世界各地。

  要说起金乡徽章厂和亚运的渊源,那可以追溯到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

  时隔33年,两届亚运会徽章有哪些不同?这家浙江本土的乡镇企业又如何打造“金乡造”的品牌?

  北京亚运会徽章

  33年前的亚运会徽章与现在有哪些不同?

  距苍南县城40多分钟车程,金乡徽章厂藏在乡村小道边,从外面看起来并不起眼,甚至有点冷清:一幢红色的办公大楼,几间低矮的厂房。

  但一走进里面,机械的轰鸣声冲击着耳膜,工人们正在抓紧赶制各类亚运徽章。

  “我们从2019年成为杭州第19届亚运会指定供应商后,就组织成立了研发设计团队,专门为亚运会开发不同的产品。”

  被誉为“徽章大王”的陈加枢是金乡徽章厂的创办人。他告诉潮新闻记者,截至目前,围绕会徽、吉祥物、火炬等主题,金乡徽章厂已经研发了200多种亚运会徽章产品,包括纪念章、胸针、冰箱贴等等。

  这些小小的徽章里,凝聚的是这家企业40年的生产发展史。

  压铸成型、抛光、电镀、点漆、印刷……潮新闻记者在车间里看到,亚运徽章的制造工艺远比想象中复杂,要经过近二十道工序才能走上质检台——每一枚徽章出厂前,还要经过人工质检,确保没有瑕疵才能从车间走上柜台。

  如果把时间倒退到33年前,如今的许多工艺,在当时是想都不敢想的。

  在徽章厂的办公大楼里,有一个徽章博物馆,里面收藏着金乡徽章厂为全国重大事件和国内外客户制作的各类徽章,其中就有一套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徽章。

  陈加枢拿起这套33年前制造的徽章,和现在杭州亚运会徽章进行了对比,记者能够明显感受到两者在工艺上的进步。

  “你看这枚北京亚运会的徽章,当时还无法直接将图案呈现出来,只能用纸印刷好后贴上去,时间久了就会变色,外观也相对粗糙,当时的工艺都是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现在徽章上的图案就很精美了,它是在珐琅上做好以后再印刷上去的,很小的文字都能看得很清晰。”

  陈加枢介绍,跨越33年时光,不管是点漆、印刷,还是在抛光、电镀等各环节,金乡徽章厂的制造工艺都有了长足进步。

  杭州亚运会徽章

  跨越时间的坚守 把徽章做成艺术品

  陈加枢的故事被许多人熟悉,源于他对徽章行业的专注。

  “徽章行业涵盖范围很广,徽章、标牌、工艺品、礼品等其实都包含在里面,统称为徽章,所以材料和工艺比较复杂。材料方面的话,有铜铝铁锌塑料;工艺上的话,光电镀就有几十种方法。”陈加枢说,一般企业很难掌握徽章制造的所有工艺,“好多工厂,最多也就几十个人,有两三道工艺,其它都要靠别的企业配套。”

  出生于金银器制作世家的陈加枢,用40年坚持,掌握了徽章制造全流程工艺。

  “我们在40年当中积累了各方面的不少人才,陆续把一些老师傅都请到厂里,也把国外的技术引进来,才形成这么多工艺。”

  陈加枢说,徽章是非标产品,需要按客户要求去实现,很多地方都考验着工人的工艺水平,他们厂里有不少老师傅,用几十年来打磨技术。

  自1983年金乡徽章厂成立以来,陈余毅就一直在这里工作,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车间主任。“1990年我们做亚运徽章的工艺,是从压机开始到下料,成型以后电镀点漆,几十年中慢慢变成电镀以后再油压,最后包装点漆,跟以前的操作是完全不一样的。” 陈余毅说。

  工艺的进步,让陈加枢对徽章生产有了更高的定位,“现在我们要做的是艺术品,是人家看到这个东西很精美,就想拿回去收藏,或者佩戴在胸前,要用这样的理念来做我们的产品。”

责任编辑: 张嘉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