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立自强 青年接力担当

2022年03月10日 18:04:53 来源: 作者: 钟麒

2022年2月16日,湖州市长兴县第一小学举办“我的飞天梦”项目化学习成果展,5700多件航天航空模型作品装扮“飞天长廊”。“双减”后的首个寒假,长兴县第一小学的学生们通过查阅航天资料,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自行设计制作了飞机、航天器、火箭等航空航天模型,激发学生们的探究兴趣,感受航空航天的魅力。拍友  许斌华  谭云俸  摄


  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弹指一挥间,谈笑凯歌还!在一代代科研人的努力下,今天的大国重器,已经能够上天、入地、下海。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深刻指出:“党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党百年奋斗的实践表明,独立自主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

  这股力量,可以“顶天”。2017年,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一飞冲天,它70%的核心锻造件都来自于眼前的这个大国重器——全球最大吨位的8万吨模锻压机!然而,为他提供锻造动力的核心主泵一直被美国垄断。

  《科技日报》报道的35项“卡脖子”技术就包括了这个泵技术,它被定义为“鲠在中国装备制造业咽喉的一根刺”。因此,我的导师杨华勇院士立志拔掉这根“刺”。团队围绕高压、大流量和智能控制三大关键技术进行了长达十多年的科研攻关,最终实现了该泵的国产化研制,打破了美国垄断。更重要的是,我们朝着卡脖子技术的“35-1”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这股力量,可以“立地”。如果有人问,10天我们可以做什么?

  中国的装备制造业给出了自己的答案:10天可以建成火神山和雷神山两座医院!想必大家一定都还记得央视直播画面中满屏的机械群吧,这个奇迹的背后有一个振奋人心的故事。

  我国的工程机械一度停留在全液压传动和电控阶段,而同时期西方国家已经转向了单机智能化。其实早在7年前,我的导师就提出,单机智能并不是工程机械的终点,基于单机智能的群机互联与协作才是工程机械的未来发展方向。但在当时,没有人相信中国有能力可以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景。

  直到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成千上万台工程机械在武汉集结,正是群机协作这项技术,创造了建筑史上10天建成2座医院的奇迹,让全世界为之震撼。

  这股力量的基点在哪儿?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要想从大国走向强国,需要的,是装备制造业的崛起,是那35项“卡脖子”技术的突破,而这些都离不开科研人的坚守。

  科研梦,是我一直追逐的梦想。从高考坚定填报浙江工业大学机械专业,到后来成为浙江省唯一获奖的本科学生荣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再到去年获得机械领域博士论文最高奖的“上银机械优秀博士论文奖”,我一直都很清楚,科技报国就是我的初心,更是一辈子的使命!

  “顶天立地做科研”,这是导师对我的教诲。牢记这一嘱咐,2019年我回到母校浙江工业大学,两年多来我所研究的科研技术,服务了行业内十余家龙头企业,形成了30多个系列的新产品,创造了数亿元的经济效益。

  “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这些象征着中国科技由跟跑到领跑的“大国重器”,是一代代科研人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成果。

  如今,中国的科技发展已经由“绿皮车”变成“复兴号”。在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浙江热土上,在坚守科研报国、立德树人的浙江工业大学,作为青年科学家,我们正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聚焦“国家所需、浙江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努力打造“重要窗口”标志性的成果。

  学习领悟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用自己的切身体会讲好钻研科研的故事,才能青春当歌、激励更多的人勇攀科技高峰;才能做有用科研,矢志不渝,铸大国重器!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青说青听”青年科学家理论宣讲团)


责任编辑: 郑丽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