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仰柔软触地

2021年06月01日 16:31:59 来源: 作者: 省委宣传部 张诗妤

  编者按:4月22日,“新时代大学习·跟着总书记读好书”第六届省直机关讲书大赛决赛在杭举行。大赛启动以来,共有89家省直单位报名参赛,吸引1万余名机关干部职工参与,经过4场预赛,共有13名选手脱颖而出。最终,来自省委宣传部的张诗妤、省广电集团的姚菲菲获特等奖。本期,我们选登优秀讲稿,供交流学习。

  去年,我到广东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参观的时候,一台留声机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觉得很奇怪,一个农民运动纪念馆里怎么会放着西式的留声机呢?后来才知道,这是农民运动领袖彭湃从日本带回来的。对当时的农民来说,这绝对是个稀罕的宝贝。彭湃用留声机里的音乐把人们吸引过来,在村里的大榕树下宣传革命思想,讲述他的共产主义信仰。

  100年前,彭湃在乐声中播撒着信仰的种子。100年后的今天,我们又该如何向大众讲好信仰的故事,让党的理论、党的历史“飞入寻常百姓家”呢?今天我分享的这本书,或许能带给大家一些新的启发。

  《信仰永恒: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是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主任王均伟撰写的一本故事集,展现了百年征途上那些为信仰而奋斗的共产党人形象。它由纪录片《信仰》改编而成,被评为2013年度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作品。一位读者说,读完这本书后,他感到信仰不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东西,觉得历史很柔软、可亲近。我想,这种柔软感、亲切感和这本书采用的三种叙事方法息息相关。

  第一个方法:用小细节讲述大道理。信仰是一个比较宏大的话题。为了让它更接地气、更打动人,本书选用了很多生动的细节和感人的话语。比如,关于红旗渠建设者、“铁姑娘队”队长李改云的故事有很多,但作者只选取了她建渠时受伤导致终身残疾后的一段叙述。李改云说:“我就是牺牲了我自己,不就是一个人吗?渠水要来了以后,多少人能用上。”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辞藻,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对共产党人舍小我、成大我的共产主义信仰最好的诠释。

  第二个方法:用新角度解读老故事。有一些典型人物,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比如我们都知道少年英雄刘胡兰的故事,但很少有人了解,这个15岁的小姑娘为什么如此坚毅勇敢。是一时冲动吗?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吗?王均伟的团队找到了当年见证的村民,才知道刘胡兰参加土改,亲眼看到从来没有吃过白面饺子的穷苦百姓终于吃上了饺子。共产党为什么好?因为共产党为穷人办事。这是刘胡兰对信仰最直接的理解,也是她以命相搏、慷慨就义的原因所在。用新角度解读老故事,典型人物不再扁平,变得更立体、更丰满,也更加有人情味了。

  第三个方法:用平凡人物阐释伟大精神。过去我们一提到信仰,就觉得必须得轰轰烈烈干一番大事业。这本书却把重点放在我们身边那些普通人身上。比如书中提到的乡村邮递员王顺友,在一条来回360公里的马班邮路上,一个人,一匹马,他孤独跋涉了20多年,相当于走了21趟两万五千里长征。20多年里,他从来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份邮件。在这样平凡的工作中,在这条寂寞的乡邮路上,王顺友用行动告诉我们,信仰的境界就是在平凡中彰显不凡、在简单中成就崇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注重方式方法创新。作为一名宣传干部,《信仰永恒: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这些小细节、小故事。它更让我明白了宣传工作中“以柔克刚”的道理:正如彭湃用音乐宣传革命一样,很多时候,柔软的叙述往往能带来直抵人心的硬核力量。我真诚地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希望您也能和我一样,阅读书中的故事,在与历史的柔软接触中,体悟信仰的真纯,凝聚前行的力量。


责任编辑: 郑丽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