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尽一生抢救非遗,却问爱人“为什么要救我”

2023年06月01日 15:00:34 来源: 作者: 潮新闻 记者 郑景怀 通讯员 蓝珊华

  观看视频,了解“非遗老王”的故事

  5月14日下午,临海图书馆府城书房王淼特藏馆开馆。这是府城书房第一个入驻的馆中馆,这里展出了王淼先生从事文化工作37年间的所藏,有图书、笔记、工艺收藏品等共一万余件。

  王淼是谁?

  在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的住院病房里,晚上8点,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把轮椅、一台电脑,年过花甲的王淼,正在“头悬梁,锥刺股”,以一种极其艰难的姿势努力工作。 

  王淼是临海岭根村人,1980年考进临海县文化馆后,被分配到新成立的城郊区文化站工作,1988年调到省文化厅社文处,曾任浙江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1989年,重病袭击,王淼脊椎严重变形,手抬不过肩、脚迈不过槛,但他依然坚持每天工作十几小时。2014年10月底,因工作过度劳累,他昏倒在单位会议室前,醒来后发现四肢瘫痪……2015年,他被评为第四届浙江省道德模范。

  王文献特藏馆揭幕仪式现场

  是做保尔、霍金,还是躺平?他的答案只有一个

  白天,王只能戴着呼吸机躺在床上,仅有晚上七点半到十点半这三个小时,是他可以“坐着”的时间。

  倒下的3000多天,没有一天是容易的,由于四肢瘫痪,王的两只胳膊比麻秆还,特别是右手肩膀脱位更是支撑不起身体,一坐到轮椅上人就往右或者往前扑,身子像一只虾一样躬起来。

  但即使病魔把他永远摁在了轮椅上,他的思想仍矫健如飞。

  病房是办公室,轮椅是办公椅,手机录音是“纸笔”,不管身体多么虚弱,他坚持让家属把自己捆绑在轮椅上,用自制的简易牵引器把头吊起来,每天雷打不动。

  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他口述出版了120多万字的非遗笔记,著有《金声玉振》《守护精神家园》《为美丽中国建言》《非遗工作怎么干》等书,在“非遗老王”公众号更新了近三百篇推文……

  在王的心里,生命最好的样子,就是永不放弃,也只有进入精神世界才忘我,才忘掉身体的苦痛和艰难。

  王淼为什么要将自己从事文化工作三十多年间收集积累的图书、文化藏品全部捐赠给了家乡呢?

  面对记者的提问,王淼说,“新世纪非遗保护兴起,国务院强调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民间文化实物资料遭到损毁或者流失境外,要从对历史负责的高度来重视,非遗抢救刻不容缓。工作之外,我也注重收集抢救民间文化藏品、古籍文献,日积月累,也有了一定的数量,也有些精品。”

  在他看来,这些图书和文化收藏,原本就来自民间,现在也要回归社会。捐给家乡就是最好的选择,既能动员乡贤和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和支持书香城市,又能通过宣传和展示历史文化,增强人们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意识。

  临海很重视,将其命名为王文献特藏馆。

  在人们普遍讨论信仰缺失、流行躺平的今天,我们在王身上看到了一种精神的力量,他虽然四肢瘫痪,但始终保持前行的姿态,坚强地扛起一面旗帜。

  这就是百折不回,强者精神的最佳诠释,我们在临海回浦中学的篮球少年中看到的精神基因,在王身上同样表现得淋漓尽致。

  “倒下”前在工作的王

  “倒下后”在妻子园的协助下工作

  把非遗工作当作一种信仰,以党员的担当推动文化传承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王时刻不忘自己是党的非遗工作者。

  新世纪初,非遗工作在全国都刚起步,为了抢救民族瑰宝,他踏遍了浙江的山山水水,让非遗之花遍地绽放,美丽非遗在广袤大地精彩呈现。

  在王的积极推动下,浙江非遗事业从无到有,创造了非遗普查“浙江模式”、国家非遗名录项目“浙江现象”、全国非遗保护传承“浙江经验”,推动浙江国家级非遗项目蝉联“四连冠”,开创了“浙江非遗领跑全国”的可喜局面。浙江非遗保护始终走在全国前列,王也被誉为“浙江非遗保护第一人”。  

  倒下后,他仍坚持积极推进非遗文献馆建设和非遗文献的整理出版。在他的倡议和协调下,省非遗文献馆于2017年6月开馆,这是浙江作为人文大省第一个文献馆,也是全国非遗第一个文献馆。

  由他主持编撰的浙江国家级非遗代表作丛书,全套丛书217本,收录规模之大国内少有,被誉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优秀成果”“浙江重要的地域文化档案”。 

  为了解读中央和省里的政策文件精神,为指导基层工作建言献策,王开设了“非遗老王”公众号,不断为浙江文旅事业的创新发展出谋划策,呼号呐喊。基层非遗工作者给王发来微信,“非遗下一步工作不知道怎么干,就翻翻公众号。”

  他说,“对基层有用,对非遗、文旅工作有用,这就是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还有人留言:“老王叔叔这样子都在奋斗,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同事李虹告诉记者:“当时的省文化厅的一位领导在一次大会上讲,很多人工作就是为了工作而工作,有少部分人把工作当做是自己的事业,而王却把工作当做他的使命。” 

  王总是怀念从前下基层的快乐时光

  “很多人说我是超人,有时也绝望到想要解脱”

  30多年前,风华正茂的王突遭重病,导致脊椎严重变形。2014年10月底,这根紧张的弦又绷断了,长期超负荷运转的王昏倒在省文化厅会议室门口,从此四肢瘫痪。

  当问及卧榻病床这几年是否有过害怕,王坦言,“很多人说我是超人,但我内心也会有沮丧、脆弱,甚至绝望到想要解脱,问爱人为什么要救我。”

  这么多年,在苦难中开出花来的还有王的家属袁老师,9年不离不弃,把王一次次从床上抱上抱下,一次次艰辛地把他安置在轮椅上坐好,又一次次托起他的下巴使他能勉强撑起头。同事李虹告诉记者,“有一次王刚从重症监护室抢救过来,袁老师就因为积劳成疾进手术室了。”

  王心疼地说,“这是个体力活,也是个技术活,更需要爱心,她年纪大了,快60岁了,要把我抱上抱下,已经满身的伤痛,满脸的疲惫,我不知换了多少个护工,基本都是护工炒我的鱿鱼,每次新护工,我就想放弃生命。我不知道我爱人能撑多久,她如果撑不下去了,我也就垮了。”

  王的身边还有同事李虹,在他想要放弃的时候,像冬日的暖阳重新点燃他的心火,给予他鼓励和力量,帮助他渡过一个个危险和难关。“我最落魄的时候,她也一直守在我的身边,和我一起面对苦难。我有需要的时候,她总是东奔西走、不辞辛劳帮我排忧解难,让我有一个相对平安、良好的环境继续前进。在我最难的时候,没有她我撑不下去!”提起李虹,王哽咽。

  “我倒下了,有些身边的人远了,有些平常不大联系的,甚至不认识的,跟你近了。”也许正是这种血与泪的亲身经历,使王更加关注残疾人,特别是重残患者,也付出了实际行动。

  就在2020年,他将《守护精神家园》的稿费一万余元和爱心书籍317本,捐赠给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将《为美丽中国建言》的稿费1.8万余元,通过省残疾人宣传促进会,捐助了温州文成坚强勇敢的渐冻症女孩包珍妮。  

  谈及未来,王平静地告诉记者,“我是一个没有未来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倒下,不再能起来,但我心中还有不少该做的事,就好像一块块石头,压在心底,只有完成了这些任务,我才能心无挂碍。”

  他期盼自己在有限的生命里吐尽最后一根丝,为美丽中国多一段锦绣。

责任编辑: 张丽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