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科技新闻 彰显区位优势

2023年01月09日 16:29:52 来源: 作者: 记者 郑雪

  采访孙晨是在一个阳光略显单薄的午后,眼前的90后小姑娘长相甜美,齐耳短发配圆脸,标准的邻家小妹模样。她是杭州市余杭区融媒体中心记者。2011年开始从事采编工作,谈到自己采写的《一条“机器鱼”遨游万米深海》获得第32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时,孙晨坦言幸福来得太突然!

  敏锐捕捉“新闻眼”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孙晨对文字有着天然的敏感度。北京时间2021年3月4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的封面刊登了一则来自之江实验室和浙江大学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马里亚纳海沟的自驱动软体机器人。国内的深海探测机器人能登上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的封面,孙晨觉得这是个“新闻点”。

  “我向领导汇报后,快速对接之江实验室的信息通讯员。”孙晨说,抓到这个“新闻点”她很激动,随即开始着手在网上搜索关于深海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等方面的相关资料,好对此项研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之江实验室的通讯员很给力,马上就给我落实好了采访对象。”一个小时之后,在之江实验室位于余杭区中泰街道的新实验楼内,孙晨见到了“机器鱼”的两名研究者,他们穿着白大褂,在新装修的实验室里热烈地聊着。

  新闻的活力在于发现,眼力就是发现力。新生事物萌芽时,有眼力的记者可以迅速辨识并通过舆论加以引导。

  她碰到了科研报道采访中的普遍问题——学术词汇转化。“每当有很难听懂的词汇出现时,我就反复提问,请两位研究人员解释,直到确保我听懂了,并能用直白的文字向读者表述。”孙晨说,新闻是面向社会大众的,一旦报道过于晦涩难懂,读者就弃读。

  “首先是标题。从起初的《仿生深海软体机器人登上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封面》到最后的《一条‘机器鱼’遨游万米深海》,是我们和编辑讨论到深夜11点多的结果。”

  除了标题经过了多轮头脑风暴,内容本身也存在很多需要取舍的部分。“在采访中获得的大量素材里,我编辑遴选出最吸引人的新闻点:形状像鱼、万米深海、马里亚纳海沟……同时在写作时多次运用比喻、比较等方法,让读者通过联想能简单地了解到‘机器鱼’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影响力及今后的应用前景。”孙晨说,无论是“机器鱼”的采写,还是在日常采访中,她都一直秉承着深入基层的新闻理念。

  离现场足够近

  十年的记者经历,磨炼了孙晨的意志,让她体验了丰富多彩的人生。

  “要想把新闻稿件写好,就要亲眼去见、亲身感受,以真情实感来给读者呈现完整的、原汁原味的新闻事实。”孙晨告诉记者,曾经在春节期间,为了一条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她和同事一行克服重重困难,终于说服工地负责人,带着他们沿着狭小的楼梯向下16米,探访文一西路提升改造工程底部施工现场情况。

  正因为有这样的亲身感受、多角度采访,成稿——《深入地下16米,探访文一西路提升改造工程》写得很快,让读者不仅了解项目的推进情况,也能了解项目背后的温情故事,该稿件被多家媒体平台转发。

  孙晨说:“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现今社会从来不缺新闻,缺的是发现好新闻的眼睛。

  好新闻凸显区位优势

  区县融媒中心一篇科技报道能获中国新闻奖是偶然的吗?

  《余杭晨报》(现更名为《余杭时报》)之所以把这个新闻推送报评和它所处的区位优势密不可分。余杭区一直以创新型经济为主导产业,全区集聚了一大批高能级的重大创新平台和高层次科技人才,全省十大实验室,有四家落户在余杭:之江实验室、良渚实验室、湖畔实验室、天目山实验室……这些顶级科研团队扎根在余杭,《余杭时报》记者一直密切关注。所以当得知之江实验室和浙江大学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马里亚纳海沟的自驱动软体机器人被《自然》杂志刊发后,《余杭时报》迅速派出记者跟踪深入采访。

  作品创作团队创新思维、谋篇布局,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实现了“微”场景中见大道,“微”作品中显大势。内容主题契合我省科技创新热点,对其他区域来说有指导意义。正如余杭区融媒体中心(余杭区广播电视)党委书记、主任、台长冯旭东所总结的:“这个稿子能获奖的关键是地域特征明显,时代特征明显。”

责任编辑: 郑丽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