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精品:从艰难走向更艰难

——访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主创人员代表杨川源
2023年01月11日 11:03:13 来源: 作者: 记者 徐澜 郑雪

【人物名片】

  杨川源,浙江广电融媒新闻中心主任助理、高级记者,中宣部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全国十佳出镜记者。荣获浙江省“千万工程”“东西部协作扶贫”突出贡献个人、浙江省政府二等功,连年获得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大奖、浙江新闻奖。她坚持政治引领,长期扎根基层践行“四力”,带动更多新闻同行,用更深入、更精准、更有效的蹲点报道,做强新闻报道传播力、媒体舆论引导力。

  杨记者又拿中国新闻奖了,又是一等奖——连续3年获得一等奖!

  杨川源对我说,她并不喜欢媒体采用这样的标题。不是说入行21年的她不在乎中国新闻奖。大学毕业后的2001年至2005年,她在浙江电视台当播音员,主持过今日证券、新闻晚报等栏目,2005年以后她转行当了记者,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新闻长征。她和团队先后一共获得过9次中国新闻奖,但她永远记得2006年参与采访的第一组报道——浙江卫视大型年度新闻行动《新长征路上的浙江人》,她全程跟了7个多月,当出镜记者。

  跨越8个省,长驱两万五千里,通过重走长征路,寻访在长征路上创业发展的浙江人,发动沿途浙商和社会各界认护长征旧址等一系列举措,在长征路沿线各地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各地众多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活动中,以鲜明的特色脱颖而出,获得了当年度的中国新闻奖一等奖。2016年,杨川源跟随摄制组重返旧地做了一次回访,当年一起采访过草地的小伙伴多转了岗,但令杨川源意外的是,在长征路途沿线的几个乡镇街道上,居然有老百姓认出了自己!

  “我还见到了当年一起采访的遵义电视台原副台长武书明,现在已经退休了,特别感慨,当年大家全身心投入,付出了很多。我理解的长征精神,就是老百姓真心地记住你,认可你,这就是鱼水情深。新闻奖是对一件作品阶段性的肯定,能让老百姓铭刻在心里的,才是值得深挖的东西。20年过去了,我仍行进在新闻长征路上,人充其量还在‘遵义’,远远没有走到‘延安’。”

  可复制与不可复制

  杨川源这几年可真拼!作为主创人员,成绩单熠熠发光——

  2020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系列报道《“并村”之后》;

  2021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消息《陈立群的最后一次家访:即使拄着拐杖也要来关心台江的教育》;

  2022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专题《(数字化改革之道)省市场监管局:“闪电速度”的背后》。

  以主题论,乡村治理、教育扶贫、数字化改革,3年来的作品都是扣准时代脉搏的重大选题;以体裁论,系列报道、短消息、新闻专题,展现了杨川源团队多样态的新闻表达功力。

  “你曾面对媒体采访时说:我没有别的才能,唯有新闻采访。你认为你成功的模式可复制吗?”我们问。

  杨川源笑了笑:“可复制的应该是一种理念,不可复制的是个性。现实生活中面对职场进退,诱惑无处不在。说到工匠精神,我认为就是坚守岗位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我理解的‘一个人成才必须经过多岗位历练’这句话,不是指频繁换岗位,而是我在新闻岗位上把每一篇新闻采写好、传播好,这是我施展才能的舞台。2020年我们拿了一等奖,有人说是偶然,2021年又拿了,有人说运气这么好!今年三度上榜,我只想用不变的奔跑,告诉大家:偶然——运气真好——规律,打造精品,是我和团队不变的追求!”

  好故事在基层,好记者扎根在基层。无论内行或观众,但凡看过这些获奖作品,一定能感受到一股共通的气息,沾泥带露,有潮湿的情感,有坚韧的追索,他们把宏大叙事转化为一个个忙碌、鲜活的人。要记录人就得走进人群中。所以这些获奖报道无一例外都来自蹲点一线。杨川源解密:“要走进人心,没有捷径,需要投入时间,投入自己。”

  在基层,杨川源有不少外号,最意想不到的莫过于“铁匠”这一称呼。别人觉得用这来形容女性太硬,她自己倒觉得挺合适:打铁的务实,匠人的坚守,“我们就是打铁人”。

2016年9月28日,杨川源在丽水遂昌苏村山体滑坡大救援现场 杨川源 供图

  所有奖项都是在平台上产生的

  杨川源的先生在她蹲点回家时,发起“灵魂三问”:

  你是干什么的?你赚多少钱?你要干什么?

  这3个问题,她时时自问,也常拿来跟团队成员讲,她觉得这是身处当下社会,需要记者回答好的问题。

  “我说我是时代的记录者,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公众,他是否真能体会得到?”

  “我的工资确实不高,但职业选择光看收入就够了?”

  “我到底要干什么?我怎么能把我的目标和价值充分地和社会价值结合在一起?”

  杨川源说话逻辑性、思考性很强,时有金句迸发,只要记录下来即可直接成文,这在电视记者中属于难得的人才。她说:“得奖当然开心,但千万不要太聚焦我,电视讲究的是团队合作,每一篇报道都是多环节一起使劲的结果。所有奖项都是在平台上产生的,要和平台相互成长,什么样的土壤培养出什么样的团队。”她停顿一下,举了一个小例子——

  “编委会领导经常给我们新闻选题,和我们一起提炼主题,甚至直接帮我们改标题。”

  陈立群支教的故事是浙江卫视挖掘报道的。2017年,集团编委会分管领导发现了这一新闻选题,要求立即报道、持续关注。老校长的感人事迹迅速随着新闻全网传播,激起强烈的反响,中宣部授予陈立群“时代楷模”称号。杨川源是报道组最早的成员,多年来,她一直和陈校长保持着联系,跟踪报道从未停止。

  陈立群的告别,是她早就想好要记录的时刻。为了这一个现场,卫视派出了4人全媒体团队,全程蹲守、实时报道。对陈立群的采访真正“出活儿”是在最后一天。陈立群突然提出要去几个村寨转转,因为有些学生他还不太放心。

  “一直转到最后一个村展下村,一进去就感觉到有戏了,我们才真正激动起来!”杨川源回忆道。

  “没有最好的现场,只有最真实的现场。”这是记者心中的新闻现场。

  不挂牌的蹲点工作室

  浙江广电集团给了她新目标——蹲点工作室。她正在牵头建设网格化的基层宣传战队,把蹲点报道的经验打法沉淀、推广。

  “从拼作品,到建平台。我想这是对我能力的倒逼。蹲点工作室是以生产优质基层新闻内容为驱动,由全省91个县市区骨干记者、基层干部组成的开放式团队。但是我们要以项目内容,在实干实战中实现网格化精准能力提升,这不是简单的“1+1+1”的算术题,更需要制度的支持与保障。所以更准确地说,蹲点工作室是我们瞄准基层宣传痛点、堵点摸索的一套打法,也是在融合传播内容为王的趋势下,以改革的思路去推进和打造的一个新闻一线“变革型组织”,它的行动力取决于改革,它能量的释放取决于我们对新闻业务最本真的热爱。我常想,我要给这个战队争取到什么样的支持?如何让这支团队为浙江宣传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所以我想蹲点工作室这块牌子,应该挂在基层宣传工作者的心里,而不是墙上。”

  杨川源团队始终坚持“打造精品”的新闻职业目标。对这4个字,她有自己的理解:“以打仗的方式去面对每一个深挖的选题,以必胜的信念去打赢这个仗;造,就是要创造,要创新,时刻鞭策自己,创造新的目标,以初学者的心态面对每一次挑战;精,就是要精心、要精彩,作品一定要有精神内涵;品,播出去了,观众如何评价你作品的品质?细细品味自己的作品,同时多关注相关人员对你作品和单位的评价,树立品牌意识,因为这代表的不仅是你自己,而是浙江新闻人的形象。”

  “做一组蹲点报道,打造一支队伍,留下一支队伍,组建通讯员队伍,深挖人才潜力,使他们成浙江新闻的一双双眼睛,这才是真正打通地方新闻开源的路,成为浙江新闻人流动的展示平台。”杨川源说,基层蹲点工作室不挂牌,没有固定办公室,就是以具体的报道为抓手,在全省90个县、市、区凝聚起一支不断扩大的骨干记者团队,不断实现自我突破。她坦言,蹲点工作室的存在,就是要在基层着力摒弃新闻功利主义,用慢功夫去完善基层新闻力量,不断给团队出难题、做难题,让大家不断在战斗中,成为打仗专家。

  在杨川源看来,好新闻的源头活水在基层,好新闻的能量来源于人民。岗位就是舞台。当记者,只有把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报道,真正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才能听到时代的回音,赢得大地的回响。

  采访结束。她说,其实这个月她很着急,手里还有两个选题没来得及做。

责任编辑: 郑丽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