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婷: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2022年07月04日 10:40:01 来源: 作者: 薛鹏飞 文/视频制作

  人物名片:王一婷,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基础教学部主任,首批国家级本科一流课程《播音主持创作基础》负责人,语言传播艺术课程思政研究中心负责人。浙江省首批网络教育名师,浙江省“我最喜爱的高校优秀思政课老师”。曾获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团队)一等奖。


  “在镜头中人都有缺点,这个时候怎么办?要靠眉眼的互动抓人,如果你眼神出来了,大家就会被吸引……”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创作基础》的课堂上,王一婷正声情并茂地为学生演示上镜的表情和动作。

  一上午的播音实训课,王一婷始终充满着能量,忙前忙后对学生妆发服装、表情动作、新闻播报耐心指导。对于这位活跃在眼前和网络上的“女神老师”我早有耳闻,我在下课铃声和期待中开始了对她的采访。

  源于老师的影响和对职业的热爱

  本科毕业后,王一婷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到了中央电视台的海外中心新闻部,做了一名记者。两年后,她考取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研二时,她在导师的建议和推荐下,去了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代课半年,这段经历给她人生带来转折。

  “我可以跟学生一样,永远以一种年轻人蓬勃向上的状态生活着,我很喜欢我导师——一个接近60岁的女性还能有那样一种积极的状态,这是我在媒体工作时感受不到的。而且做老师可以一届一届、一代一代影响很多学生,我觉得这种影响可能比作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和播音员要来得更加深远。”正因如此,她研究生毕业之后毅然选择来到浙传做了一名播音教师。

  老师们对她的影响是深远的,直到现在她还印象深刻、受益匪浅。“像北广的陈京生老师,每次上课都提前半个小时到教室,在黑板上写上满满几面漂亮的板书。老师们的课堂笔记,我到现在都保留得非常好,有时候在教学过程当中遇到一些问题困难,也会到老师的笔记当中去找源泉、找灵感。”王一婷说。

  守正创新和言传身教

  在媒体传播新形势下,老师和学生一样面对着很多困惑和挑战,而王一婷选择直面问题迎接挑战。

  在课程教学目标上,王一婷注重“STAR”素养培养:Speak(演说)+Talk(谈话)+Arts(艺术)+Read(阅读),注重艺术浸润式教学,与学生共同营造既有态度、又有高度、更有温度的课堂。她主张让学生们立足于传统知识和文化的学习,然后再去拓宽视野和领域。“要守住我们的根本,又能够让学生感知到我们专业的魅力,这不是短时间内有一个冲击就可以消磨掉的,它其实是具备长久的一种语言艺术的影响力的。”

  在实践中,王一婷说:“社会有需要了,媒体有变化了,学生有需求了,你不能够止步不前、固步自封,哪怕明明是科学的经典的理论基础,学生也会在心里嘀咕:老师您给我来一段试试?”

  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传统媒体上,从2008年开始一直到2020年,王一婷一边教书一边在电视台做节目。在新媒体上王一婷也玩得风生水起,她的线上专栏《让话好听——好的表达一字千金》《漫谈红楼话术——让你的沟通直达人心》全网累计曝光2亿+次,吸引付费用户3万+。而她个人工作室的账号“王一婷让话好听”于2021年7月上线小红书App,至今已有近27万粉丝。

  “好不好、坏不坏的老师先尝过了,回来我再告诉你吃哪个不吃哪个。”王一婷笑着说。

  课程思政就像“盐溶于水”

  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15年的教学生涯中,王一婷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到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这句话,并把它引为至理。

  浙江传媒学院2017年开始进行课程思政的试点改革,但王一婷课堂上的思政教育却早已开始。她认为,教育绝不仅仅是课堂内教学,课程思政建设也并不是简单地把思政内容加入课程,更不是对课程本身的消解,而是像“盐溶于水”一般,将思政融入课程的方方面面,让本来就有机统一的二者结合得更加紧密,促成艺术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王一婷独创“力正思想、力守基础、力求创新”的“三力”教学理念,在有声语言创作的核心视域里,塑造学生人格,提升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创作观、价值观、人生观。

  我问王一婷2021级的研究生王鸿缘:“王老师对你有什么影响?”她说:“在我眼中,王老师就像一束光,有她的地方就有正能量。她会以身作则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在她的影响下,我也会时刻反观自身的不足。”

  采访中王一婷还拿出她珍藏多年的盒子,里面塞满了学生送给她的书信,她如数家珍地向我介绍着,“婷姐,节日快乐!谢谢您那一节课,帮我释放天性,当时我不太懂得,还有些放不开,现在,我懂了。”展开书信,她一脸的骄傲和幸福。

  当晚,我电话联系了王一婷2010级的学生,上海广播电视台长三角之声高级制作人、主持人江冉,他说:“王一婷老师是大学期间对我影响最大的老师之一。不仅因为她小课带我时间最长,还启发了我对理论的兴趣。她特别循循善诱,从来不会轻易地下结论,告诉学生你应该这样,而是启发我们自己思考。”

责任编辑: 郑丽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