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在续写“千万工程” 美丽画卷中提升组织力

——建德葛塘村等四个村的美丽逆袭做法
2019年07月05日 18:02:38 来源: 建德市委组织部 作者:

  打造“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升级版是省委省政府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美丽浙江建设的重大部署。如何避免美丽乡村“靠钱砸出来”“后续维护难”“千村一面”等问题,建德市立足自身条件,用好“党建+”工作方式,通过激发村级带头人干事创业激情,以提升组织力提升美丽乡村颜值,以美丽乡村变化检验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形成了干部动手、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小投入”撬动“大变化”的工作局面,一些原先不起眼的小山村在乡村振兴中脱颖而出。

  定了就干“短板”变“样板”的“葛塘经验”

  钦堂乡葛塘村位于建德东北部,是建德最偏远的山村,人口933人,地理位置偏僻、资源相对匮乏、村庄环境差,“后进村”的帽子一度让村民灰心、外人摇头。“定了就干,马上就办”,新一届党总支带领全村党员群众用三年干成了三十年想干的事,村强、民富、景美成了葛塘村的新标签。

  “扁担都挑不进村庄”,提升环境是2013年换届后的第一场硬仗。“不折不扣完成上级党委、政府部署的任务,千方百计改变村庄面貌,全心全意为老百姓解难题办实事”党总支带着三项承诺说干就干。村书记黄向阳请来中国联合工程公司、中国美院专家为村庄量身打造规划。定下蓝图,村干部带头全力推进整治农房、修建道路、河道整治、庭院美化等村庄环境提升工程,赢得村民广泛支持。在村里设置“最多反映一次”窗口,及时回应群众呼声,打通服务村民“最后一纳米”。仅1年时间,葛塘村就成了庭院精巧、道路宽敞、山清水秀、众人点赞的省级文明村、秀美宜居示范村。环境美了,集体经济怎么办?村民的腰包怎么办?2016年葛塘村推进整村土地流转集中经营,仅用15天就将全村605亩耕地流转到了集体,村集体年均增收12万元,每户每年增收2000元。村里还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增加耕地61.8亩,4年累计增加村集体收益725万元,2018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24万元。现在村里人人都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采摘赏景乡村游、民宿农家乐正在这个小山村里蓬勃发展,不断将美丽环境转化为美丽经济。

  葛塘启示:“短板”变“样板”关键在干,干前谋好“干什么、怎么干”;一旦定了,马上就干,干就干好;越是难事越要带头干,班子带着党员干,党员带着群众干;只有“干”字当头,才能向上级、向村民交出了满意答卷。

  七万元让村庄干净有序的“沛市做法”

  乾潭镇沛市村位于建德市东北部,人口1654人,相比于周边的先进村,一直不温不火。2017年换届后,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从改变村庄面貌做起,用短短三个月时间,将原先脏乱破败的横塘坞自然村整治成了干净有序的美丽样板。该市发文推广“沛市”做法,组织近千名镇村干部到沛市现场学习。

  针对农村鸡乱飞、狗乱叫、农具柴火乱堆等实际问题,环境整治前,沛市村党委组织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赴富阳等地学习取经,召开“诸葛亮会”,集思广益。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动员,一趟一趟讲道理,并先行打造数个庭院,以眼见为实的效果吸引村民。整治中,村党委书记葛雪东、村委会主任徐建明卷起裤脚、撸起袖子到溪里捡鹅卵石,把自家山上的毛竹无偿给村里做篱笆,租个皮卡到萧山集中采购花卉苗木,每项开支能省则省,村两委干部误工补贴分文不取。村民们就地取材、用勤劳的双手将废品加工成“作品”,农户徐继华是个木匠,他用木料装饰原先的杂货间,草根创意的“农家百宝箱”引得大家啧啧赞叹;78岁的村民徐江华受到启发,用毛竹搭建出造型别具一格的“毛竹门”,取名“三潭映月”。农户们你追我赶、奇思妙想,大家每天出点力气、整出点变化,庭院、围墙、道路、村庄变得越来越整洁美丽,沛市村一跃成为建德美丽乡村的新标兵。

  沛市启示:村庄环境整治贵在发扬“五种精神”,不等不靠、敢想敢干的奋斗精神;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团结多数、一起出力的共建精神;精打细算、量入为出的持家精神;敢抓敢管、长抓长管的较真精神。

  环境整治与产业发展并进的“塘底做法”

  李家镇李家村位于建德西南部,人口3650人,村里石头多、碳酸钙企业多,过去清洁乡村工作一直在镇里垫底。2017年换届后,村党委书记黄胜明带领村两委下定决心打翻身仗,在环境整治中注重规划和产业发展,通过发动党员群众一起干,一举夺得今年建德市首轮基层党建互看互学互比第一名,被建德市委书记誉为“沛市做法”升级版。

  李家村塘底自然村环境整治,以两委“碰头会”、党员“板凳会”、群众“庭院会”开局,干群统一思想、建言献策,根据本村山、石、田、林、洞等资源条件,勾画出奇石观赏区、果蔬采摘区、山林休闲区等6个建设片区。规划明确后,大家立马动起手来干,村委汪和祥发挥工匠特长,设计出艺术田园、老窑口等小景;支部委员李国新父子齐上阵,巧用鹅卵石、竹子、老树根等打造美丽庭院。村里办起盆景培训班、首届邻里节,集资集劳打造连片映山红景观,家家户户动手整治房前屋后,比拼美丽庭院。围绕产业发展,村书记跑市场、跑项目、跑部门,在组团包干单位环保局的牵线下,与致中和公司签订村企共建合作协议;规划建设矿山公园,让游客可以近距离参观体验无底洞;流转160亩土地,种植黄栀子、油茶、樱桃等,打造多彩田园景观,为富民增收打下基础。

  塘底启示:美丽乡村建设善用三个“+”,一是“党建+”,书记领着干,发挥农村能工巧匠作用,把党员群众创造性调动起来;二是“规划+”,村两委班子要“想明白”,山水田林通盘考虑,谋定而动;三是“产业+”,不就整治而整治,打造景观,培育产业,增强村级造血功能。

  一个全省网红的文化IP“镇头大队”

  三都镇镇头村位于建德东南部,人口1193人,是一个无优势、无特色、无产业的“三无村”。2017年换届后,镇头村以党建为统领、以文化为切入,用了1年的时间,整治村庄环境,讲好“镇头大队”故事,成为全省“万家礼堂庆丰收”活动的主会场,一跃成为网红村。

  一个好故事,打响一个文化IP。在乡村振兴特派员以及镇里的指导下,镇头村从挖掘建设镇头水库时“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精神入手,收集村史村情、乡土民俗,梳理了一批“镇头故事”,最终确立打造“镇头大队”文化IP。通过规划、设计,建成了镇头水库纪念馆、小人书图书馆、火花展览馆以及故事长廊、时光照相馆、童年记忆跑道,丰富乡村旅游体验。借助“镇头大队”文化IP,村合作社对农产品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形成了“辣得有味”“脆得够劲”“蓝得莓好”“香得感人”4款主打农产品。同时,建起了天然浴场、大队食堂,开设德思行研学、小红军体验游等旅游项目,“镇头大队旅社”项目正加快建设,每年将增加集体收入30万元以上。镇头村书记余永荣说,镇头新崛起,党员要担当,村里建立产业振兴、环境提升和志愿帮扶3个支部,党员分到6个区块认领岗位;成立“镇头铁姑娘队”,发挥农村妇女作用。通过有效组织群众,既节省了村级运行开支,又增强了村民主人翁意识。

  镇头启示:美丽乡村后来居上巧在“三个挖掘”,挖掘乡村记忆,讲好乡村故事,走特色发展之路;挖掘消费需求,引进专业设计,导入时尚元素,开发休闲产品,推动富民增收;挖掘组织潜力,各级帮村级,村级争先进,干群齐出力。

责任编辑: 邹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