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五个部门晒预算

2017年04月08日 10:19:37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李丽辉


4421213212_副本.jpg

  4月7日,中央部门预算及“三公”经费预算密集亮相,向社会公开。至晚上记者发稿时,共有105个中央部门向社会公开了部门预算。很多人关心,今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有哪些新变化和新亮点?“三公”经费预算有什么变化?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

  “三公”经费比2016年预算减少0.31亿元

  今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情况怎样,最受社会关注。财政部公布的预算数据显示:中央本级2017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限额61.47亿元,比2016年预算限额减少了0.31亿元,继续贯彻了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做到了只减不增。

  中央本级2016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限额61.78亿元,实际执行47.11亿元,实际执行低于预算限额。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总限额只减不增的前提下,2017年“三公”经费预算重点保障重要出访、外事接待、参加国际会议或赛事,中央部门根据北京市有关环保政策集中更新国Ⅰ国Ⅱ排放标准公务用车,部分中央垂直管理部门因工作需要增加公务用车运行支出等。

  具体到中央部门来看,“三公”经费也较好体现了只减不增。比如,财政部2017年“三公”经费预算数为6067.87万元,比2016年减少78.61万元。减少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中央财政对2017年公务接待费支出进行了统一压减;二是按照规定从2017年起,教学科研人员因公临时出国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经费,不再纳入中央部门“三公”经费范围。

  国家税务局系统2017年部门预算显示,2017年国税系统使用中央财政拨款安排“三公”经费预算128566.89万元,比2016年预算数减少5007.65万元,降低3.75%。主要是按照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压缩公务接待费和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预算。

  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国税系统三级以下单位,正在按照属地政策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到位后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将进一步压缩。

  首次建立平台集中公开,方便公众查询监督

  “今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工作,呈现出多个新亮点。”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经过近些年预算公开的实践,中央部门预算公开工作已经趋于成熟和规范。

  亮点一:公开时间进一步提前。今年中央各部门预算公开,多集中在4月7日,比去年提前了8天。

  “今年预算公开时间提前,主要是前期准备工作比较充分。”这位负责人介绍,财政部提前研究制定预算批复方案,及时与中央部门做好沟通协调。3月1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中央预算后,财政部立即启动正式批复程序,并于3月24日完成了全部批复工作,为提前公开争取了时间。

责任编辑:贾歆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