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记者新春走基层 感受除夕夜

2017年01月28日 10:08:04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王锦涛 等

  秦腔吼出新年景

  还未进得村,就闻秦腔声。

  年三十晚上,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大坪村的秦腔自乐班已经吼了起来。自乐班设在村民王建伟家,他把一间房子专门腾出来供大伙儿唱戏。夜色渐浓,记者掀开门帘,火炉烧得很旺,围坐了数十人,都已沉醉在秦腔演绎的悲欢里。

  “唱戏的乐器,都是自乐班成员自己凑钱买的。”村民王振川说, “在我们这儿,观众就是演员,演员也是观众。”秦腔又称“乱弹”,是我国西北最古老的戏剧之一,如今在陕西发扬光大。

  大坪村山路蜿蜒,到镇上有10公里。“现在硬化路直通村里。”村民王润强说,早些年全是土路。“娃娃们上学也苦。都住在镇上的老乡家里,周六晚上走回来,周天下午背上酸菜和馍馍,再回去。”王建伟有些感慨,一个煤油炉子,一个面袋子,娃娃们自己做饭、刷锅、洗衣服,“冬天,手上全是冻疮。”

  现在日子好了,很多人家里都有车。“镇上的学校都有宿舍和食堂,吃饭既便宜又有营养。”村民王利君上六年级的孩子,吃住全在学校。王利君父亲原来是村里秦腔剧团的“台柱子”,他现在是自乐班的“金嗓子”。“打小就喜欢唱,大伙儿一起热热闹闹,才有年味。”

  大坪村全是山地,吃水更难。刚回到村里的海军军官王瑞琪还清晰地记得小时候在村里唯一的泉眼边等水。“早上4点多起床,推上小推车,摸黑出门。”现在水龙头家家有,如果冬天也能正常供水,等水吃将彻底成为历史。

  村里的收入基本靠种植苹果。路通了,水通了,苹果也能出山了。“钱包自然鼓了。”王建伟乐呵呵地说。这两年精准扶贫推广开来,王建伟则开了家小卖部,交给妻子打点,自己天天下地种苹果。“不能光靠政策帮扶,要想真致富,得自己勤快多动手。”王建伟指着一桌子年夜饭说,“你瞅瞅,鸡鸭鱼肉、新鲜蔬菜,啥都不缺。”

  山下的镇子上烟花璀璨,山上的村子里秦腔吼唱。“在我们天水,秦腔才是大戏,过年唱秦腔才过瘾。”王建伟说。(王锦涛)

  爆竹声里守平安

  “周所长,咋还不回家过年啊?”1月27日除夕下午,看到镇派出所所长周勇带着几位民警进门,正在贴春联的苏祥义放下活计,大声招呼。

  “你们负责热闹,我们负责安全。”周勇半开玩笑地说。

  72岁的苏祥义是山东省单县黄岗镇的养羊大户。在当地,青山羊养殖是老百姓脱贫的好门路。有着39年养羊经验的老苏,以老伴的名义成立了付英养殖专业合作社,带着5户农民走上了致富路。“北京、武汉都有慕名来下订单的呢!”老苏带着我们来到后院,指着羊群说。

  “我们这儿是鲁豫两省交界,治安形势复杂,一入冬天,防盗就成了重头任务。”周勇介绍。为免除养羊户的后顾之忧,当地警方先后发起了多次专项打击行动,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8人,破获案件30多起。

  作为养殖大户,老苏没少被关照。派出所特意安排夜间巡逻路线经过老苏家门口,并指导老苏在羊圈周边安装了6个摄像头。跟老苏交代完注意事项,天已擦黑。爆竹声在原本安静的村庄、田野里此起彼伏。民警们回所里匆匆吃了顿便餐,又开始新的巡逻。周勇说,自2009年到黄岗镇当派出所所长之后,他已经连续8年在工作岗位上度过除夕夜。

  巡逻到后花园村,周勇带着自费买的两桶食用油和两袋大米来到了谢怀景的家中。66岁的谢怀景,为了退休待遇问题,曾当了好几年的“非访缠访户”。“要不是周所长帮忙,我脑子也回不过弯来,也拿不到一个月700元钱的养老保险金。”说起往事,老谢一个劲儿地称谢。从老谢家出来,已是万家灯火明,爆竹声里,夜空灿烂。巡逻车沿着空寂的大路驶向下一站……(程远州)

  最盼大伙都赚钱

  56岁的于发科,是河南省鄢陵县新科园林苗圃的主人。马上过除夕了,他还在苗圃里忙活着。

  于发科告诉记者,他这处苗圃有100多亩,重点培育古桩盆景和大规格树木等精品花木。于发科说,前段时间,县里承办中国第六届蜡梅梅花文化节,于发科这里是分会场;春节期间,30多盆鄢陵蜡梅在北京颐和园展出,其中有10多盆出自于发科的园子。

  “我现在就想一门心思把蜡梅种好养好,把‘鄢陵蜡梅冠天下’的牌子擦亮。”于发科说。

  从花房出来,眼前有座纯木质结构的房子,上下两层,外墙被刷成红色,廊下挂着一排大红灯笼,在冬日略显萧索的园区里格外显眼。这就是于发科的家。

  落座沏茶,于发科的话匣子打开了。早些年,他也很穷,种着10来亩地,能混个温饱,要致富只觉没门路。没有县里这些年给政策、搭平台,全力引导和支持,他的花木事业是发展不起来的。于发科清楚地记得,1996年他刚起步时,是县审计局帮他流转了20亩地,并帮他盖起了简易生产用房,当年就获利2万多元……

  于发科说,从为温饱而奋斗到现在的小康生活,自己的感受是一路风调雨顺,这全靠党的政策好。现在想得多的是,怎么先富带后富,帮助更多的人富起来。于发科告诉记者,他带了30多个徒弟,现在大多已发家致富。他所在的王岳村,3000多口人,2007年之前只有零星的几户从事花木生产销售,现在得有一二百户,村里绝大多数人都从花木产业中挣到了钱,年人均纯收入不低于3万元。(龚金星)

  留校过年不孤单

  大年三十上午,天津大学环境学院大三学生艾力亚尔穿越半个天津市赶回了学校,“老师和同学打好几个电话了,叫我回去吃年夜饭”。

  艾力亚尔来自新疆阿克苏,今年第一次留校过年。他在一家西餐厅打工,平时就住在餐厅的员工宿舍里。

  “早上辅导员洪文涛老师又嘱咐了我学校年夜饭的时间和地点,他怕我孤单。”公交车上人很少,他掏出手机给妈妈拨了个电话,说晚饭和留校的同学们一起吃,会很热闹,让妈妈不要惦记。记者问他想家吗,这个一米八多的阳光小伙子眼圈红了:“妈妈和爸爸离婚后,一个人带他和妹妹,很辛苦!”

  天很快黑了下来,学校食堂布置得非常温馨,艾力亚尔一进门就领到了一个小鸡玩偶和一条大红围巾。“新年快乐,鸡年大吉”,一些没回家的同学在这里帮忙,大家互致问候。

  除了寒假留校的学生,很多老师也来了,还有留学生和外籍教师们,100多人把偌大的食堂坐得满满当当的。学校特意请厨师教大家包饺子,艾力亚尔也被同学拉了过去,他被安排在清真饮食区,包的是羊肉馅饺子。

  让艾力亚尔没想到的是,校长钟登华也跟大家一起过除夕,祝福大家新春快乐的同时,校长给每一位学生发了压岁红包。艾力亚尔拿着“压岁钱”乐得合不拢嘴。

  “这次不回家,是想自己赚点钱,妹妹快上大学了,妈妈的负担太重了。”艾力亚尔算了一下,一个假期下来能赚3000多块,加上省下的来回800多块路费,也是不小的收入了。“3月1日是妈妈生日”,他要给妈妈买份生日礼物。

  辞旧迎新的钟声敲响了,“集体”年夜饭结束后,艾力亚尔又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很多人陪我呢,一点儿也不孤单。”他还写了封家书,把学校给留校学生们照的2017年贺岁照一起寄回家。(朱 虹)

责任编辑:楼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