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一多”折射价值观错位
“一少一多”折射价值观错位
2016年12月17日 11:05:22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林建飞
据报道,四川省资阳市原副市长赵涌涛因犯受贿罪,被内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50万元。在庭审的最后陈述阶段,赵涌涛忏悔道,自己越来越少地看到群众的疾苦,越来越多地看重老板的金钱。这“一少一多”之间,折射出的是错位的价值观,对党员干部而言,价值观一旦错位变形,走上违纪违法道路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正如赵涌涛所言:“由于常年来自己不加强学习,不注重世界观的改造,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严重错位,与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与老板们的距离却越走越近。”如果他能够自始至终坚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守得住初心,顶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多听百姓疾苦,多解群众忧虑,其人生何尝不是另外一番景象。只不过,人生的航船偏离了正确航道,悔已晚矣!
“既想当官,又想像当老板那样有钱,贪欲在自己身上逐渐获得了滋长,金钱占有欲也逐步变得膨胀。”细细品味赵涌涛的自我剖析,事实上,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正风反腐实践中,这种觊觎“当官发财两不误”的扭曲价值观,正是很多“落马”官员遭遇腐败“滑铁卢”的肇因。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在青海、甘肃等地任职时,尚可廉洁自律、秉持公心,到任江西后,则醉心于商人的“金钱帝国”,最后成为“权钱交易所的所长”。
价值观的错位,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渐变过程,是外部环境影响和内部自我堕落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点,在赵涌涛的蜕变过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在他们的恭维和巴结声中渐渐地迷失了自己,进而从小心地排斥接受宴请,到后来肆意妄为多次收受老板们的不义之财,让自己走上了违法犯罪之路。”由此足见,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个人价值观如同党性修养一样,不会随着职务的提升、权力的增大、岗位的变化而跟着自动摆正,需要自己时时检修、处处对照,在不断自我修正和对照自省中摆正价值观、走稳人生路。
摆正从政为官的价值观,一方面,要求党员干部要正确看待名与利、得与失,须知“物欲盛则心难静”,走上了为人民服务的道路,就应该自觉摈弃庸俗的义利观、低俗的金钱观,“良田万顷,日食三餐;广厦千间,夜卧八尺”,追求不义之财、贪慕荣华富贵,只会让自己带着欲望的枷锁滑入违纪破法的深渊。唯有以群众利益为标尺,有权才不会任性,交友才不能随性。
另一方面,党员干部要把党纪国法当作人生必修课,任何时候都不放松对党纪国法的学习,作知纪、懂纪、遵纪的表率,时刻用党纪国法匡正言行举止、校正前进方向,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在腐败的“他山之石”中筑牢思想防线和道德防线,管住私心杂念,压住七情六欲,坚守正确的价值观。如此,人生才能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贾歆琰- 2016-12-16 问责不能“隔靴搔痒”
- 2016-12-16 怎样理解党委(党组)应当加强对领导干...
- 2016-12-16 涵养党内责任文化
- 2016-12-16 警惕违规摆酒席暗流涌动
- 2016-12-16 及时的批评是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