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15年 从一地一企一人看开放发展的浙江轨迹

2016年12月07日 15:05:34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

7587108_050419.jpg 

    对开放大省浙江而言,15年开放之路意义非凡。世界贸易组织看似遥远,却在15年间真真切切地渗入了浙江的千家万户,改变了浙江的经济结构和发展轨迹。这种变化,在记者笔下的一个人、一家企业、一座城市中已有深刻感受。

  【一地】

  平湖市:开放之城正转型

  如果要在浙江各地为入世十五周年找一个观察的窗口,那么外贸依存度一度高出全省50余个百分点的平湖必然能入选。在这里,我们可以切实感受到入世给一座城市带来的变化。

  平湖素有“金平湖”的美称,与上海接壤,让这座小县城天然具备了开放属性,80年代与上海等大中城市的联营经济快速发展,让平湖服装产业不断壮大,入世前,平湖出口一度掀起过小高潮。

  “90年代平湖出口增长很快,然而结构却很单一。”平湖市商务局副局长张园告诉记者,那时,用“三个80%”便可概括平湖的外贸结构:服装行业出口占比超过80%,日本市场出口超过80%,外资企业出口超过80%。“这就意味着那时的模式几乎是外资企业来平湖办厂加工服装,然后出口到日本市场,鸡蛋都放在了一个篮子里。”张园告诉记者,单一结构主要是受到纺织品配额的限制。1974年开始,欧洲和北美国家为保护本国纺织业实行限制国际贸易规模的纺织品配额制,这不仅严重压制了一些具有生产能力国家的产能和出口能力,也严重扭曲了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发展。

  2005年起,世贸组织要求各成员之间“完全施行自由纺织品服装贸易”,得益于入世,我国纺织服装业全面融入全球经济大潮。有统计显示,入世当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总额仅占全球出口份额的16%,而到2010年,这一比例已增至33%。

  随着入世后开放意识的树立,和以配额制取消为标准的众多开放政策的陆续落地,平湖的发展进入了新一轮高潮。以服装行业为例,入世时平湖规上服装企业仅80家,而到最高峰时则达到167家。过去单一的外贸结构逐渐改变,从几乎仅出口日本到如今出口至170个国家和地区;从服装行业一家独大,到服装、箱包、光机电等多行业出口齐头并进;从外资企业出口占绝对优势,到民营企业蓬勃而兴拿下半壁江山;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配额制的取消,平湖对欧洲国家出口比例从入世前的7.5%提升至如今的24.4%,对美国出口从2.8%提升至20.24%,市场不断扩大,平湖出口规模也成倍增加,从2000年的4亿美元到2015年的38.5亿美元。

  入世后的10年,平湖享受到对外开放的红利,经济增长几乎都源自于对外贸易,高企的外贸依存度在全球市场景气时确能极大放大发展速度,而在金融危机和外贸寒冬到来时,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008年金融危机后,平湖经济一度被不景气的国际市场拖累,这也让我们开始思考,平湖未来的发展之路。”平湖市经信局局长刘皆安回忆道。

  怎么办?敏锐的平湖人意识到,入世十五年,这扇开放大门在带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习惯的改变,庞大的中国消费市场是继国际市场后摆在平湖制造面前的又一个大蛋糕。

  “为了挖掘国内消费市场,我们开拓了以情景换装为主要特色,集情景游乐、品牌集合店、亲子休闲为一体的体验式消费模式,今年我们在宁波、台州等地新开了4家‘伊佳林开心梦工场’,明年要增加到15家。”以依爱夫游戏装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平湖服装企业开始探索内销之路,把在做外贸时积攒的品质、管理经验用于打开国内市场。

  “从2015年起,在平湖经济中占绝对优势的服装产业,出口和内销比例已经掉了个个儿,内销超过了出口,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刘皆安说。

  十五年,是思考与转变的节点。入世为平湖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贴上了高外向度的标签,而在国内劳动力红利渐退,国际市场需求不振,曾经的优势即将变成劣势之时,如今的平湖正在上演一场国际价值链角色之变,向下一个“掘金时代”迈进。

责任编辑:马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