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撸起袖子加油干 !吹响“工业强市再出发”号角
海宁:撸起袖子加油干 !吹响“工业强市再出发”号角
2017年02月04日 16:33:34 浏览量: 来源:浙江新闻APP 作者:李迪刚 沈鑫
2月3日,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海宁召开全市"工业强市再出发"暨三级干部大会,全市上下共同吹响"工业强市再出发"号角。
回顾2016年,海宁全市上下始终聚焦发展第一要务,扎实开展了"招商引资突破提质年"、"转型发展服务提速年"活动,拉高标杆补短板,攻坚克难抢落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海宁全市完成生产总值744亿元左右、增长6.4%;实现财政总收入12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5亿元;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了51954元和30200元。
2017年是海宁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的开局之年。2017年,海宁将怎么干?
听听海宁市委书记朱建军这样说:
要带上宏伟蓝图再出发
要打造大平台。经济开发区要争创国家级开发区,未来五年规上工业产值要达到1000亿元;高新区要争创国家级高新区,扩容空间1万亩以上,实现区镇融合发展;经编园区要扩容1倍以上,实现马桥、丁桥、斜桥联动发展;要推进城际铁路沿线产业带培育布局,加快鹃湖(国际)科技城建设、与余杭区域战略合作开发等,为企业发展营造更高层次平台;每年确定一个中心镇的集中改造提升;袁花要投10亿元以上,把镇区建设成为满足企业需求的美丽小城镇。
要繁荣大产业。大力培育时尚产业和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为主的战略新兴产业两大千亿产业;
经编、皮革、家纺等要努力冲刺500亿;新厨电、食品等优势产业要全力做大做强。
要培育大企业。5年内经济开发区要有百亿企业3家、50亿企业5家、20亿企业10家;3年内经编园区要有50亿元企业1家、10亿元企业2家、5亿元企业4家;3年内高新区要有主板上市企业2家、"新三板"企业5家。
要吹响招商号角再出发
今年要实到市内外资内资18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亿美元;浙商回归到位资金60亿元;引进总投资超20亿元项目5个以上;超50亿元项目2个;聚焦产业链招商、园中园招商;工业盯牢先进装备制造业,服务业盯牢生产性服务业、楼宇招商,农业盯牢现代高效农业;要大力引导本土企业"二次创业",引导本土企业把优质项目留在海宁、投在本地。
要加快服务脚步再出发
看得懂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模式;精准制定出皮革、经编、家纺等产业扶持政策,使政策落在关键穴位上;根据省里提出的"最多只跑一次"要求,推进简政放权,建设好代办中心,明确试行市级部门行政审批权限全面下放至经济开发区(尖山新区)、长安镇(高新区)以及马桥经编园区,部门见章跟章,打造最少环节、最短线路、最低时限、最高效率的审批环境,真正像"店小二"一样热情周到、随叫随到、快捷办到;要用发展要素助力企业,财政支持政策将重点支持重大产业项目、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土地指标、用能、排污等指标将在全市范围调剂整合。
要伸出实干双手再出发
要坚持实干至上。固定资产投资今年要增长10%以上,工业投资要占50%以上。
要坚持行动至上。将全年工作分解到每季、每月、每日,做到当日事当日毕、当月事当月清、当年事当年成。要严查不落实的事,重处不落实的人,不能对企业的困难视而不见,对基层的难处视而不见,对群众的呼声视而不见。
要坚持结果至上。科学设置考核体系,实行个性化考核,多采用达标制,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
要高扬团队旗帜再出发
要将"为荣誉而战"更加鲜明地写在旗帜上。要为海宁发展、百姓福祉而干,多做上下沟通、左右衔接的事。
要将"上下同欲"更加鲜明地写在旗帜上。全市一盘棋,领导班子之间多沟通、多包容,会配合、能补台,共同招商、共同服务企业,共同为基层"挑担子"。要大力营造尊重企业家、服务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的浓郁氛围,让优秀企业家成为海宁的"明星"。
要将"为担当者担当"更加鲜明地写在旗帜上。海宁市委将继续营造"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允许试错"的环境,进一步健全完善干部容错免责机制,支持担当者、鞭策庸懒者。
责任编辑:王枫林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