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抓覆盖 、强队伍 、促规范 、重服务

陕西西安:全面提升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水平

2016年11月24日 17:00:57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王枫林

对全市“评星晋级、争创双强”活动三星级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实行奖补.JPG

  对西安市“评星晋级、争创双强”活动三星级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实行奖补。

全市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推进会议现场.JPG

  西安市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推进会议现场。

全市非公党建网络培训班开班仪式.JPG

  西安市非公党建网络培训班开班仪式。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国家“一路一带”战略持续发力,西安市非公经济蓬勃发展,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工作领域。2015年,仅全市非公经济增加值就达到3066.88亿,占到全市GDP比重的52.8%。今年以来,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市“四位一体”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总体安排和基层党建工作七项重点任务要求,及时将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全市党的建设工作布局,以“一固三化三提升”为重点,切实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即:动态巩固“双百覆盖”、 强化园区非公党建工作、优化党务工作者队伍、深化拓展“评星晋级、争创双强”活动、提升服务党组织工作水平、提升党组织作用发挥水平、提升各类培训效果),以“两建三强全覆盖”为目标,扎实开展社会组织党建(即:精心抓好精准组建、切实做好规范组建、建强党务工作者培训阵地、强化党组织整体功能发挥、切实加强基础保障工作、全面完成“两个覆盖”),统筹推进了两个领域党建工作。具体到实际工作中,主要做法是:

  三项举措“抓覆盖”,工作触角快速延伸。将“两个覆盖”始终作为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基础工程和首要任务,聚焦“抓组建”,发力“全覆盖”。一是拉网排查。通过网格分区、入户访问、电话核实、属地比对等方式,多措并举核实基数,逐级逐项厘清台账,全市共计甄别破产、空壳非公企业17884户,注销清理不能正常运转的“影子组织”、“休眠组织”195个,为开展集中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精准施策。对正式党员3名以上,特别是组织结构紧密、员工和党员人数较多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切实做到应建尽建;对暂不具备单独组建条件的,按照“区域相近、就近就便”等原则,依托区域商圈、工业园区、商务楼宇、专业市场等联合或挂靠建立党组织。尤其针对社会组织的不同类型和性质,分类提出设置方式和组建要求;对于新登记、注册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全部实现了党组织设立与登记注册同步。三是狠抓督导。将组建任务及时纳入各区县、开发区目标责任考核范围,逐个签订《目标任务责任清单》,实行对单督导、通报促进,并集中开展“百日攻坚”、“五个一批”专项提升等活动(集中组建一批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培养发展一批非公经济组织新党员,深入推动一批“档案”党员、“口袋”党员接转组织关系,创新输送一批非公经济组织党员员工,加快建成一批园区(片区)非公企业党委或综合党委),有力保证了组建目标的提早完成。截止目前,全市正常运转的19302户非公企业中,共建立党组织2015个, 其中党委33个,党总支40个,党支部1942个(单独建1638个,联合建377个),有党组织覆盖的15069户,党组织覆盖率为78.07%,党的工作覆盖率100%;正常运转的1687个社会组织中,共建立党组织468个, 其中党委3个,党总支7个,党支部458个,有党组织覆盖的1536个,党组织覆盖率为91.05%,党的工作覆盖率100%,均超过省上规定的目标要求。

  四项机制“强队伍”,党建认同显著扩大。紧紧抓住争取出资人支持和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两个关键,努力实现党建工作与党建认同双推进、双提升。一是建立出资人引导机制。将打造红色出资人队伍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始终坚持“团结、服务、引导、教育”方针,先后组织举办了“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为主题的青年企业家座谈会、“新生代”企业家恳谈会,会同统战部门审核评选了69名省市优秀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并专门邀请前进集团郑晓平、荣华集团崔荣华、银桥集团刘华国等一批模范出资人现身说法,不断增进出资人队伍的党建共识。二是健全党组织书记选配机制。按照“内培外聘、下派公选”的思路和“守信念、讲奉献、会管理、善协调”的标准,我们坚持专兼职结合,着力探索内部交叉任职、党群互荐、选派任命等多种选任模式,全市非公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担任党组织书记的已占总数的73 %。三是建立党建指导员选派机制。市、区县(开发区)、镇街三级共选派党建指导员6164名,统一配发服务纪实手册,强化述职评议和管理考核,广泛开展争当“六员”服务承诺活动(组织组建的服务员、阵地建设的组织员、工作开展的指导员、助推发展的协调员、政策理论的宣传员、企情民意的信息员),在促进、规范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经营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指导组建党组织115个,帮助解决实际困难2043件。四是健全分级分类培训机制。依托西安干部培训“一体两翼”,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我们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线上+线下”、“单独办与联合办”等多种方式,以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出资人(负责人)、党组织书记及党建指导员为重点,平均每年举办示范性培训班30期、培训达5000余人次。

  四个到位“促规范”,各项基础全面夯实。从规范组织运行等基础工作入手,牢牢抓住“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的关键点。一是机构体系到位。围绕建立“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区域兜底”的工作机制,我们及时增加职能职责及人员编制,建立健全了工商、民政、教育、卫生等19个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和联动机制。市委常委带头,全市共建立各级领导干部、非公党建工作机构及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系点1475个,并在全市167个基层工商所全部设立了非公党建工作指导站。二是星级管理到位。以“评星晋级、争创双强”活动为抓手,共创建和评定了五星级非公企业党组织9户,三、四星级120户,由市财政专项列支60余万元给予奖补,并鼓励和引导他们以物质扶贫、资金扶贫、项目扶贫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展星级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三是日常指导到位。先后制定印发了规范化建设三大目标11个类别(巩固两个覆盖率率3类、不断加强规范化建设4类、提高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水平4类;规范党组织管理、规范硬件建设、规范资料建设、规范活动开展)、40项标准及完成时限,向全市210户重点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开展“六送”活动(党组织标牌、党旗、党刊、党务工具用书、制度挂图和《党支部规范化管理手册》),投资400余万元创建“一体化”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37个,指导建立党员活动室、党建宣传角、党建文化墙等非公党建工作阵地2200余个,支持具备条件的社会组织建成117个“六有”标准活动场所。规范化非公企业党组织数也由2014年底的1107个增加到现在的1577个,规范化率达到81.2%。四是经费保障到位。及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经费保障方面的指导性文件,专门明确税前列支流程,并通过“千人进企政策宣讲”等活动,在全市有效建立健全了多渠道筹措、多元化投入的经费保障体制。全年落实市级党建工作专项经费达500万元,十多家非公企业党建经费在50万元以上。

  三项创新“重服务”,内生活力有效激发。牢固树立“服务跟着党建走”的理念,坚持“轻指挥、重引导,少要求、多服务”原则,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创新进取、善于服务的内生活力。一是创新服务平台。针对招工难、党员少实际,我们连续两年举办西安市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员高级人才招聘会,共吸引34132人参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0299人,其中党员占2766人,成为非公党建从‘务虚’走向‘务实’的一个尝试,新华社、凤凰网、陕西日报等多家重点媒体对此进行了深度报道。二是创新活动载体。把服务经营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造性地设计开展了大量形式多样、务实管用的党建活动。在中心城区莲湖,引导非公企业积极参与地区共治、组织共建和资源共享,构建形成了“区域联动大党建”格局;在小寨、骡马市等商业聚集区,策划开展商圈党建、党建联建区等不同载体,党建集约效应得到充分发挥;在行业性较强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通过指导开展岗位示范、同业竞赛、诚信建设等开放式党组织生活,切实丰富和活跃了党建文化氛围;在党员年轻化、分散化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倡导引入“互联网+”理念,开辟网上党建园地,依托“五微”(微课堂、微建言、微典型、微竞赛、微关爱)活动等新载体,有效提升了党组织生活的灵活性、互动性和实效性。三是创新宣传渠道。在组建全市非公和社会组织两个领域党建通讯员(信息员)队伍的基础上,我们按照“突出重点、集中宣传”和“长流水、不断线”相结合的思路,坚持以经验宣传、典型宣传为主,先后组织开展了中省市新闻媒体 “非公党建高新行”集中采访活动以及“奋进中的非公企业”等系列专题专栏宣传,有效扩大了我市非公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在全市营造了关心、重视和推动非公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也树立了西安四腾公司、马应龙肛肠医院等一批先进典型。今年以来,在省市主流媒体刊发宣传稿件达110余篇,其中省级以上30篇。

  下一步,西安市将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全省进一步落实追赶超越要求视频会议精神为契机,进一步深化认识、强化措施、开拓创新,始终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思想和行动自觉,持续把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各项任务抓紧抓实,以良好的工作成绩为实现“追赶超越”做出新的成绩!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