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嘉兴海宁:激活人力资源“一池春水”

2016年11月23日 10:37:17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姚震宇

  嘉兴海宁市作为“省人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验区”,通过优化人才评价体系、实行集合年金制度、拓展人才引育渠道等举措创新,逐步破除人才评价、激励、流动在体制机制上的束缚,激活了人力资源的“一池春水”。

  立“1+3”评价体系,破人才单一评价坚冰。引导企业、行业协会和社会组织参与人才评价,结合技能竞赛、考核评价、直接认定,形成“1+3”人才评价体系。一是推行“潮乡特支”自主评价。解除对学历、职称、技能等级等条件的刚性束缚,把企业对人才的认可度、人才对企业的贡献度、社会对人才的认同度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在全市重点产业领域建立“潮乡特支”人才评价体系。目前,已评出Ⅰ类、Ⅱ类人才14名、32名,按照Ⅰ类人才比照博士、Ⅱ类人才比照硕士的标准,给予企业和人才相应奖励。二是完善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根据块状经济特点,建立行业自主评价体系,将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考评鉴定、技能竞赛和技能人才直接认定纳入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体系。目前,已建立皮革、经编2个行业自主评价体系,启动企业自主评价162家,适用自主评价人才1331人,破解部分工种因国家职业标准空白而无法鉴定的困局。三是培育自主评价市场主体。竞争择优引进3家人力资源公司,为企业开展技能评价体系建设辅导,保障企业自主评价质量。目前,已举办企业培训师培训班14期,受训700余人,首批技师培训已在10余家规模企业开展自主评价。

  潮乡特支自主评价

  立“抱团式”年金制度,破人才有效激励难题。首推企业人才集合年金计划,通过政府搭台,帮助中小民营企业破除单个企业建年金计划的传统模式,创新多个企业抱团的集合年金计划模式,原则上适用市内全部企业。如选择国有独资企业海宁博才信息有限公司作为委托人,接受意向企业的委托,对加入集合年金计划的企业,建立“企业+员工”账户制。企业集合年金计划对年金制度中的权益归属作出明确规定,建立“断崖期”制度,职工在本企业工作年满3年及以上的,单位缴费部分才能全部归属职工个人,让职业年金成为企业留才用才的一张“王牌”。建立政策挂钩制度,对加入企业人才集合年金计划的企业,在享受面上相关人才政策的同时,给予相应政策额度上浮10%的再扶持。同时,参加人才集合年金计划的企业,其企业所得税可再按职工工资总额5%以内部分予以奖励。目前,已有74家企业参加该计划,受益人数达228人。

  立“多元化”引育渠道,破人才流动集聚壁垒。建立“政府+企业+市场”的人才流动体系,加强多渠道人才引育。推行“人员同配、任务同下、信息同享、考核同步、成果同用”的“双招双引·五同”工作机制,将招才与招商无缝捆绑,累计公派驻外招才人员40名。出台《招商(招才)工作考核奖励办法》,专列招才引智工作经费,招才考核分值占到“双招双引”的30%。目前通过“双招双引”机制引育“国千”“万人计划”人才22人,“省千”人才11人。建立与个人薪酬相挂钩的人才奖励新政,实现从人才政策直接奖励个人到奖励引才育才用才企业的实质性转变,激发企业引才主体作用。如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引育“博创科技”等5个海外创业团队,投资10亿元打造天通科技园,设立2亿元天通产业投资基金,为创业企业提供科技支持等服务。依托省级经济开发区,积极探索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区的市场化运营,全力打造“沪浙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委托专业人力资源公司负责园区的招商和入园企业管理服务,并设立园区品牌建设奖、入园公司晋阶奖和入园公司效益贡献奖等奖励机制。目前产业园已入驻人力资源企业30家,服务范围覆盖江浙沪260多家企业,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5600多人,在全省县级城市中首家获批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