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傅家路:海塘边的美丽乡村

2016年10月29日 14:58:48 浏览量: 来源:慈溪日报 作者:孙佳韵 钟晖

  “福,飨福,惜福,造福,福佑福之地;缘,生缘,逢缘,弘缘,缘起缘于人。”傅家路村位于崇寿西部,西连傅福村,北接七塘江,六塘公路贯穿而过。清朝光绪年间,永清塘福缘私塾肩负起了教化蒙童的任务。历经200多年,福缘私塾虽已不复存在,新建的福缘阁却热闹了起来。从炊烟稀落到万家灯火,村容村貌变得现代化,但不变的是村中淳朴和谐的乡风。

  为打造“宜居宜业休闲地”,傅家路村大力推进村容村貌改造。按照“宜耕则耕、宜建则建、宜通则通”的原则,因地制宜完善村庄布点。文化礼堂位于村中核心区块,区域分布合理,亭台水榭交相映衬。散步至此,累了先在亭子里歇歇脚,再穿过少数民族风情的长廊走到戏台下看文艺演出。向右看,有老年人在广场上精神抖擞地练太极,向左看是青年人在篮球场上肆意挥洒青春的汗水。从荷花池上的同心桥走过,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在文化礼堂前的草地上玩耍,走进三北学堂,聆听老先生讲过去的故事。房黄路江、八寸江、六塘江、四清江、霍家路江、四灶抗旱江等河道已完成砌坎洁化,晚风拂柳,常见村民在河边散步话家常。

  要实现“两富两美傅家路”,不仅要物质富裕,更要补齐精神短板。蓬勃发展的草根文化是这里的又一特色。“真正有生命力的活动都是从基层自发组织的,我们对村民的需求尽可能地进行支持,图的就是村民满意。”村党委副书记钟晖说,村中能人志士不断涌现,创作的草根文化贴近生活,村民喜闻乐见。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沈建基老先生和陈波军、童惠、陈心远一家3口作为村民代表,曾先后在文化礼堂举办过诗歌研讨会,开办菖蒲、书画展,获得了专业人士和村民的一致好评。

  该村现有少数民族同胞500多人,为解决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困难问题,村中设立少数民族帮扶基金,并依托结对联谊的冠亚股份、三灵电子、海歌电器、一帆机械等4家骨干企业,提供就业帮扶。苗族的小吴在工厂上班时不慎弄伤了手部,高昂的医药费让他一筹莫展,村干部了解情况后立刻到小吴就职企业,为他争取应有的赔偿金额。正因傅家路村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欢迎各族人民,今年2月,该村荣获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村”的称号。

  “未来三年内,我们将重点组织实施集聚点‘一条主线、一个核心区块、两个集中区’建设项目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扩面提升项目,全力以赴打造美丽乡村精品村。”钟晖表示,通过建设规划编制和村庄设计,将对建筑物进行外立面改造粉刷,对村道进行环通,将景点布点成群,充分挖掘村庄资源特色,形成马术运动、田园风光、海塘风情、礼堂文化四种发展导向,开发乡村文化风情体验和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形成乡村一日游经典线,实现村美民富、政通人和的目标。

责任编辑:朱丽娜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