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温州“春泥计划+新青年下乡”完善农村孩子发展平台

2016年10月01日 10:40:20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郑华丽 李伟康

  一次次“春泥体验”,接受“红色”教育、磨练意志、开拓视野,在先烈的“足迹中”躬身实践,领悟“人生价值”的真谛;

  一堂堂“春泥讲堂”,传承“经典”国学、充盈正气、亲耕体验,在先贤的“故事间”辨认智慧,感受“中国梦”的伟力;

  一场场“春泥乐园”,收获“精神”食粮、畅享文明、交流情感,在先进的“服务里”收获快乐,点亮“引领成长”的心灯 ......

11.jpg

瓯海区春泥计划“七色阳光”儿童励志情商夏令营

  今年暑假,温州市进一步将“春泥计划”与“新青年下乡”深度“融合”,深化“春泥计划+X”行动,充分发挥“新青年”知识优势和专业特长,积极实施科学理论引领计划、文艺送演乐民计划、志愿服务接力计划、文化传承星火计划、硕博服务惠农计划等服务,有效解决了“春泥计划”推进过程中的资金、师资、场地等不足问题,进一步完善农村未成年人发展平台,实现了惠及全市97万乡村未成年人的良好成效。

  呵护童心

  让农村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更“晴朗”


  “春泥计划+新青年下乡”是推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建设与联系服务农村未成年人相结合的新载体、新探索、新举措。温州各高校共组建1242支服务队,奔赴基层一线开展送理论、送科技、送文艺、送服务等活动,新青年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了教育、实现了价值、锻炼了才干,农村未成年人在活动中接受了服务、得到了实惠,孩子们细腻、透明、五彩的童心得到了精心呵护。

  在乐清市天成街道马良社区春泥园地,7岁的女孩杨雪笑得如花儿绽放,奶声奶气的声音中透着难以抑制的快乐。这个暑假,她在温州大学实践服务队的大姐姐们带领下,在礼堂内学习基础舞蹈,她说:“大姐姐们跳得可好了,跟她们在一起跳舞很开心。我希望,大姐姐们不仅暑假可以来陪我们,周末也能过来跟我们一起玩一起跳。”

  文成县珊溪镇李井小学的留守儿童很多,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就组织24名同学来到该小学践行“春泥计划”。为了让这些孩子们在游戏中体会品格的意义,他们组织了集体动画、大型涂鸦、趣味运动会、品格寻宝等活动。每天,我们的考勤组都会做好统计,确保每位小朋友的安全。在落实策划,真心付出的过程中,新青年们看到留守儿童真实的一面,既感动又心痛。

  在苍南县灵溪镇春泥园地,新青年们开展了“暑期活动快乐软陶艺”制作活动。孩子们自己动手敲、打、揉泥巴,体验陶艺的制作过程,制作了各种器皿、动物、首饰等,整个制作过程,孩子们都乐在其中。向这样的场景,只是温州市798个社区春泥园地的“冰山一角”。

  传承经典

  让农村未成年人价值观教育更“接地气”

  “春泥计划+新青年下乡”就是要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引领风气之先的独特优势,把先进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文明新风、民主法治带到农村去,更好地引领农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这抓住了巩固农村意识形态阵地的关键,对于打造农村精神文化家园、促进固本强基具有重要作用。

  看图文并茂的“纸农菜”展示区,亲口品尝地道的“纸农菜”;欣赏书画名家现场笔端的泽雅风情;品味《泽雅·纸农乡味》书中浓浓的乡土情怀……在瓯海的泽雅,大学生志愿者带着数十位未成年人开展了一场体验非遗“造纸”文化的实践活动,孩子们在非遗传承老师的亲手辅导下自己动手学习技艺,体验制作中的乐趣。

  在洞头区的“春泥学堂”上,大学生志愿者结合庆祝建党95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开展了“红色之旅”夏令营。通过组织未成年人寻访革命圣地,听老海霞讲传统,观看《海霞》等革命电影、写观后感等活动,激励青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一拜自强不息,二拜精忠报国,三拜孝亲尊师......在苍南县“春泥计划”暑期公益培训班里,新青年志愿者给过溪村的留守儿童们身穿汉服,教授《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经典,孩子们学到更多关于品德、孝道、尊师重道等方面的知识和礼仪。

  融合共建

  让农村未成年人发展平台更“完善”

  “春泥计划+新青年下乡”以我市798个社区春泥园地、172所乡村少年宫、4319个村级春泥活动点为总场所,通过开展“新青年下乡”活动,将高校资源和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进行了有效对接,有效解决了“春泥计划”推进过程中的资金、师资、场地等不足问题,促进区域内“春泥计划”整体师资力量的协同提升、均衡发展。

  以大学生为代表的新青年深入农村开展实践活动,推动广大学生在基层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激发爱国爱乡情怀、认识农村发展实际、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充分利用了大学生在文化、文艺、体育等方面的特长,为农村未成年人送服务、送文化、送教育,培育了农村文明新风尚。


责任编辑:徐曼丽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