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单体最大D级危房拆了 沿江新村有望两年后建成
浙江单体最大D级危房拆了 沿江新村有望两年后建成
2017年02月21日 10:13:29 浏览量: 来源:温州都市报 作者:
瑞安市“两会”正在进行。今年该市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危旧房改造”列入政府工作的十大重点之一,其中提到“加快推进沿江新村等危旧房改造项目”。作为全省单体体量最大的D级危房,沿江新村的居民现在生活情况如何?乔迁新居,他们还要等多久?记者对此进行了了解。
2013年21栋楼房全被鉴定为D级危房
位于瑞安市玉海街道的沿江新村,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是当地首批建成的商品房之一。21栋5层混合结构的房屋,建筑面积3.26万平方米,共有居民653户。
早在2013年,沿江新村的21栋楼房就已全部被鉴定为D级危房,成为我省单体体量最大的D级危房改造项目。而且由于当年建设技术指标要求低,加上地理位置低洼,沿江新村还是瑞安城区内涝多发地带。
直到去年10月,沿江新村的居民才搬离了这里。那么,为何从鉴定为危房到搬离,前后经历了3年之久?
沿江社区主任徐爱香坦言,住宅小区新建方案前后经历20多次修改,在住房面积和套型等方面,始终无法获得所有居民认可,再加上居民对危房整治工作理解不透彻,使得相关工作一拖再拖。
居民比原计划提前两天搬离沿江新村
实际上,沿江新村的安全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从去年3月开始,瑞安强势推进沿江新村危旧房改造工作。
去年10月10日,鹿城区双屿街道发生农民自建房倒塌事故。此后,沿江新村的改造工作再次提速,玉海街道在当月14日通过告示等方式,要求沿江新村所有住户10天内搬离住处。
然而令人意料不到的是,当月21日,第21栋楼房突然墙体出现新的大裂缝,楼上住户感受到房屋晃动。房屋鉴定机构鉴定结果为:房屋受侵蚀严重,墙体酥碱,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当天,沿江新村立即启动应急腾空搬离程序。
随着第21栋居民的撤离,当月22日,瑞安市比原计划提前两天对沿江新村进行大规模腾空工作。
临时安置房应有尽有 不再提心吊胆
大多数居民搬离后,租住在外或投亲靠友,但有37户困难户,特别是老人则被安置在瑞安城区的商城大道、青松路和万松路上的临时安置点。
今年90多岁高龄的蔡观海、陈贻英夫妇,曾住在沿江新村20栋西首102室。沿江新村刚落成时,他们就买下了这间50多平方米的屋子。如今,两位老人被安置在青松路的临时安置房,他们的安置房有35平方米,和邻居相比算最大的。
陈贻英说,她家所在的第20栋,早年外侧墙体就已开始剥落并露出红砖。而且因为住在一楼,每逢下大雨,积水就会漫进屋,木质家具常年遭水淹,腐烂发霉。临时安置点的房屋卫生间、厨房等应有尽有,只需简单地置办些生活用品和家具即可入住,相比过去的居住条件已经好很多了,更主要是不用住得提心吊胆。
老人的女儿陈圆圆说,现在只是过渡期,能住进这么舒适的临时安置点,感谢街道和社区的照顾。而且她很高兴看到沿江新村的危旧房改造项目能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说明政府重视这项民生工程,这让老人住新居的愿望有了盼头,真好!那么,居民翘首期盼的新居何时能建成?
全新的“沿江新村”有望两年后建成
对此,玉海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沈林海表示,目前沿江新村的所有危房都已拆除完毕,并平整到位。全新“2.0版”的沿江新村即将开建,本月下旬将进入招投标阶段,估计4月初即可进场施工,工期为两年。按照原拆原建的计划,将会在2019年6月前把新房交到居民手中。
责任编辑:马美子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7-02-21浙江今年计划启动778个城中村改造 清除...
- 2017-02-20因为热爱 无怨无悔
- 2017-02-20高频词背后的诸暨发展路径
- 2017-02-19瑞安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胜利闭幕,新...
- 2017-02-16银川市原党委常委夏夕云8年受贿221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