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只回乡过了两个春节 一名邮递员的大年初一
15年只回乡过了两个春节 一名邮递员的大年初一
2017年01月29日 10:31:40 浏览量: 来源:光明网 作者:
穿越花园小径的时候,王教国告诉我,回江苏泗阳的老家过年,一次是因为造好了新房子要请亲戚来喝酒,另一次是因为父亲前一年突然中风,村里的急救措施没有城里好,老人家69岁就走了。说到早逝的父亲,这个中年大汉突然就走了神,绊了一跤。"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滋味,我尝到了。" 站在金隅观澜时代的电梯口,他的眼眶已经泛红。
这个从廿八(1月25日)到年初三(1月28日)一直上班的邮政投递员并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愁"的单身小伙,而是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汉子。他也有家,有他挂念不下的家人,有着中年人千头万绪的愁结。
他是从一个劳务派遣工开始奋斗的新杭州人。凭着出色的工作技能,才评上了多年的先进;考出了高级工,申请到了半山的公租房,才告别了住了7年的地下室。"小女儿读小学二年级了,老是住地下室对孩子不好。"
他心里更愧疚的是读大四的大女儿,"放在老家没带出来,成长期我们都没好好地陪她。青春期那会儿,她都不愿意过来。独立性是练出来了,主意也大,高考志愿都没问我们,自己填的"。
今年春节王教国把81岁的老母亲从老家接到了杭州,姐姐带着孩子也来了,一大家子在公租房里热热闹闹吃了顿年夜饭。两个相差13岁的女儿玩着玩着还闹了会儿别扭。这样温馨的场景,对于王教国来说是有多难得。
傍晚5点41分,我接到了王教国的报喜电话。"章记者,我下班到家了。" 平日里妻子清早就要出门送报纸,而他投完全天的货到家吃晚饭基本都要8点半了。
5点48分,王教国更新了朋友圈,"2016秋天搬了家,虽然不是自己买的,但又了相对稳定的住所。81岁的老妈答应不再回老家,大女儿大四了,也来到身边实习。16年前离开村口时做的梦,不管贫富,一家一人在一起,2016给圆了。感谢2016。2017继续,低头做事,抬头做人"。
通常,我是蛮排斥"公私合营"的微信朋友圈的。但是,这一回走基层回来,我主动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并随手附上了今天做跟班送快递时偷拍的照片。
因为是偷拍,照片都没给王教国一个正脸。有两张是他的中饭,一碗老谭酸菜面和几根火腿肠。其实上午送货的时候我就发现了,学生还在放假,工厂还没复工。下沙宛如一座空城。基本没看到一家开门的小吃店。
中饭怎么解决呢?他喜滋滋地答我,"方便面。今天中午还有加餐,两根火腿肠。"
就这么一顿方便面加火腿肠,吃到的时候已经快到下午1点了。朋友圈里有人同情地点赞,王教国朴实地回复:"哥十几年了过年都吃这个,几十个人都吃这个,就像有个别人恐高,可上了飞机却没事,身边和你相同的人多了也就没感觉了。""小餐馆全关门了,下班回家有好吃的,习以为常了!谢谢各位关心!"
"人到中年,哪个屋里头木得烦心事?"电影《万箭穿心》里,颜丙燕扮演的女主角李宝莉慌慌张张地和袜子铺老板请假时迸出这句话,一直记忆犹新。今天,这个朴实无华的中年汉子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王教国只是浙江邮政的一个缩影。(浙江)全省邮政快递包裹揽投人员超过一万名,揽投车辆3000辆以上,全省日处理能力达到200万件以上。5000名专职客服人员,提供管家式服务,提供撤回、改址、查询、流量流向分析等服务。春节期间,杭州市邮政分公司有900多名投递员,全省邮政共有6000多名投递员坚守工作岗位,为全省人民提供快递包裹投递服务。
再平凡的岗位,都有值得令人尊敬的人在默默奋斗。也借此,将我朋友圈的数十个点赞送给王教国,送给默默奉献全年无休的邮政员工。
责任编辑:马美子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7-01-26每个微小的权力都应该被监督
- 2017-01-25送完这单 回家过年
- 2017-01-25舌尖年味新俏 指尖一点就到
- 2017-01-25浙江省直机关正风肃纪工作组春节前明察暗访
- 2017-01-24杭州主城区除夕到初六道路公共泊位免费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