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衢州探索党员志愿服务标准化:做什么看清单,怎么干有标尺

2016年12月15日 14:06:33 浏览量: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金春华

  党员服务

  从“要我做”到“我要做”

  机关党员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如今已成为我省在职党员进社区的常态,为什么要搞标准化建设?“因为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我们发现这项工作存在供需信息不对称、公益性岗位开发不足、机关党员参与度不高、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柯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机关工委书记舒素标说出了推进党员志愿服务工作中的一大难题。

  柯城区信安街道紫荆社区党委书记戴东霞对此深有体会。“我们社区有在职党员1618名,结对的党支部有10多个。如果没有一个标准,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如何评判?”戴东霞说,这也给社区管理带来不便。

  以前开展活动,紫荆社区工作人员要一个个去打电话问党员是否参加,工作量很大。现在,按照党员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等特点建起了12个“微支部”,有活动“线上”推送就行。更重要的是,党员有了选择,可以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以前,我们请结对的市卫生计生委机关党委组织党员来参加普法宣讲,这不是他们的专长,有的党员就不怎么来;现在我们专门请他们来做医疗保健讲座,他们的积极性就很高。”戴东霞说。

  以网络互动提升党员志愿服务信息化水平、提供精准服务,以群众需求打造专业化团队、开展主题活动,以标准化规范服务流程,以多元化评价提高服务质量……去年衢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党员进社区服务规范》和柯城区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四化”标准,开始在衢州市、县两级机关中推行。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龙游县根据该规范,出台了党员志愿服务“钟点存档”制度,要求每名党员志愿者每月服务时间不少于24小时;常山县紫港社区以社区党建为核心、以社区服务为重点、以社区文化为载体、以社区共建为抓手、以建设温馨和谐社区为目标的党建共建新模式,助推党员志愿者进社区服务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

  重点工作干得如何是党员战斗力的体现。随着标准化建设的推广,衢州市机关党员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今年8月开始,为护航G20杭州峰会,衢州市、区两级机关23610人(次)机关党员志愿者利用晚上及双休日时间分赴各社区参加志愿巡逻。“我们按照社区要求巡逻,社区通过平台记录我们的志愿服务日期、时长、服务效果等内容。既是监督,更是肯定。”衢州市国税局机关党员舒志华说。

  以群众满意为价值取向,严格考核管理,健全激励机制,畅通监督渠道,完善内部管理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机关党员志愿服务评价机制,党员服务标准化,让机关党员强化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责任编辑:楼昕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