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三改一拆”进行到底 把“两美”要求落到细处
将“三改一拆”进行到底 把“两美”要求落到细处
2016年12月15日 10:48:46 浏览量: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
“三改一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浙江经济要前行,城市要发展,群众生活品质要提升,都需要空间。现在无论城乡,都到了一个不拆不改难以迈步的当口,必须眼睛向内,改革挖潜。
拆违是一场斗争,它既是对陈旧生活方式的斗争,也是对无章无序、无法无规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斗争。2016年的浙江,“三改一拆”更是势如破竹,亮点纷呈。
截至2016年11月底,我省累计拆除违法建筑面积6.28亿平方米;累计进行“三改”建筑面积9.2亿平方米。2016年1至11月,全省拆后土地利用项目达21万余个,拆后土地利用面积15.19万亩(约1亿余平方米),拆后土地利用率达80.15%。
“三改一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全省“三改一拆”工作现场推进会、全省“除隐患、保安全、促转型”治危拆违攻坚战电视电话会议,完善全省“三改一拆”工作顶层设计。
省“三改一拆”办制作“三改一拆”“无违建创建”“四边三化”任务表、路线图和作战图,实行挂图作战,每月通报进展情况,抓推动落实,抓新增管控,抓存量违建清零,抓防控机制建设。
新增违建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省里出台新增违建责任追究办法,对4个新增违建所在县(区)政府领导进行约谈,对全省产生了极大的警示作用。目前,各地在建立完善违法建筑防控体系上下了更大功夫,加强人防、技防机制。
存量违建的处置从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向全域拓展,再次开展了全域调查摸底,并对存量违法建筑实行系统录入、销号管理。另外,省“三改一拆”办部署开展全省缓拆违建专项整治并进行考核。截至目前,已完成任务的70%。
近4年来,“三改一拆”改变了城乡环境,为发展腾出空间,助推我省走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未来。但当前,我省“三改一拆”工作持续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拆后土地利用是必须攻克的难点。
如何确保拆后土地及时有效利用?针对这一命题,浙江统筹规划、多措并举,在接近年关的12月,全省召开拆后土地利用和重点“三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一批“三改一拆”重大项目即将开工建设,把拆后土地利用工作提到了新的高度。
年初,我省已评选出14个“基本无违建县(市、区)”和12个“无违建创建先进县(市、区)”,并部署开展“蓝色屋面”专项整治。全省排查出“蓝色屋面”26.7万处、1.55亿平方米,已完成整治23.7万处、1.20亿平方米,完成率77.5%。
今年2455个“四边三化”省级重点问题点位均已整治完毕,确定了40条道路作为省级重点精品示范道路打造工程,已评选出20条精品道路。同时在两轮“三比三看一规范”活动中,探索了一系列好的经验做法。对高速公路沿线残留存量511块广告牌进行了专项整治,完成整治415块,完成率81%。
强势推进危旧房专项整治,截至12月12日,全省累计完成治理改造13220幢、860.9万平方米,占三年总任务数的67.1%和66.8%。宁波、嘉兴、绍兴、衢州、舟山、丽水等6市全面超额完成年度工作目标,绍兴、舟山、宁波、杭州、台州等4市完成三年总任务的70%以上。同时,各地相继建立城镇危险房屋应急保障机制。舟山对全市955幢C、D级危房实现动态技术安全检测,累计上报监测数据报告5364份。
开展“三改一拆”和“治危拆违”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所在。继往开来,我们仍然需要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昂扬的斗志,全面打赢这场攻坚战,为广大百姓谋福祉、为“两美浙江”添风采。
责任编辑:楼昕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6-12-15建德:持续跟踪力促“交通治堵”
- 2016-12-15杭州严查欠薪行为,严重违法失信将入黑名单
- 2016-12-15剥下“隐形衣”,严格“铁规矩”,杭州...
- 2016-12-15路桥治危拆违,找回家园记忆
- 2016-12-15思政课也能如此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