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会选址乌镇 不是一个美丽的偶然
互联网大会选址乌镇 不是一个美丽的偶然
2016年11月08日 15:21:46 浏览量: 来源:新京报 作者:李丹丹、吴江
11月3日,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场馆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会展中心外立面采用中国传统屋檐组合设计,覆盖260万片江南小青瓦,碧水环绕。
11月5日,乌镇街头,一名游客在码头边用手机拍照。
11月16日至18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将在浙江桐乡乌镇举行。
与博鳌亚洲论坛等高端会议一样,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也已形成"定期、定址"的惯例。所谓"定期",即一年一度;"定址",即在一个地方永久落户。
两年前,世界互联网大会选择乌镇作为永久会址。彼时,还曾有人质疑一座千年水乡古镇与高端的互联网峰会"不是一个次元"。
经过两年的积淀和蜕变,乌镇峰会已成为全球互联网界的年度盛事,中国在全球互联网的舞台上发挥的作用越发明显。而乌镇也正在互联网的浪潮中转型蜕变,展现出了新锐的"网气"。互联网改变生活方式不再单单只是一个愿景。在乌镇,人们切实地看到这一切正在发生。
正如一位受访对象所说,现在回顾当年选择乌镇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时,方能察觉这并不是一个偶然。
文艺乌镇的互联网基因
"乌镇碎片化、平民化的结构,跟互联网的本性一样。表面上看两者根本不搭界,但其实本质上非常有关系。"
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中,茅盾与木心是两位光华灼灼的大家。他们都是从橹声欸乃、小桥流水的乌镇走出去的。乌镇是两位先生的乡愁,也是近代文学史上的一处深沉的诗意。
长期以来,外界在两位先生的笔触下和影视剧中认识乌镇。"文艺"是乌镇的烙印,但也局限了外界对它的认知。
因此,当两年前乌镇被定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时,一些人心生疑窦:江南水乡背后是传承了千年的传统文化,这粉墙黛瓦的气质怎么能与互联网是一个"次元"呢?
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由中国首位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中国美院教授王澍领衔设计,今年甫一亮相,就赢得了外界关注。
王澍用建筑师的视角审视互联网和乌镇的关系。在他看来,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开其实"特别有意思"。
"乌镇就是一个碎片化、平民化的结构,这个其实跟互联网的本性是一样的。所以表面上看两者根本不搭界,但本质上非常有关系"。
王澍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大都市和大建筑恐怕都不需要了。因为它不在乎你在多大的建筑里,只要你手上拿着一个屏幕。而大建筑其实是工业时代,关于财富和权力的表达。站在这一点上看,碎片化的乌镇应该特别像未来建筑的想法,更符合互联网时代。
记者获悉,两年前,在专家组寻找世界互联网大会会址时,考虑的因素有三个。首先是互联网经济发达,其次是希望寻找到类似达沃斯的小镇,赋予其互联网的魅力,最后一点是希望它能代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
在反复比较后,浙江乌镇被认为是中国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最佳地点。
责任编辑:张东红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6-11-08中青报:请网络直播放过慈善
- 2016-11-08两个月后,这13家平台发生了什么变化?
- 2016-11-08蒋建国:大力提高新闻发布工作水平
- 2016-11-08有关部门负责人谈三部法律
- 2016-11-08权威!今年浙江这些地方荣登全国百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