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五千河长管水乡
碧波清流重现 “三河”踪迹难觅
绍兴五千河长管水乡
2016年10月31日 08:49:45 浏览量: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顾春
“柳疏桥尽见,水落路全通”,浙江省绍兴市是江南水乡,境内6759条河道,总长10887公里,居浙江首位;绍兴又是工业强市、纺织之乡,2013年的印染产能占全国三成以上。印染业离不开水,高度发达的印染业,曾让绍兴的水环境不堪重负,黑河、臭河、垃圾河泛滥成灾。
经过几年治理,现在的绍兴,“三河”已经难觅踪迹,河道重现清流碧波。如何确保“三河”不反弹?绍兴祭出一着妙招:让5000余名“河长”共同管水。
用脚步“丈量”河道
“在绍兴,河长要用脚步丈量河道。”绍兴市副市长冯建荣说,“从市委书记、市长开始,绍兴用5120名市县镇村四级河长,管住了包括村级沟渠溇塘在内的所有河道。”
雨幕中,柯桥漓渚镇六峰村的河长陈飞仍然脚步飞快。“哪天我不走几个来回!别说垃圾,水里丢几片菜叶子也得捞起来。咱村这水,是一道风景!”
2013年,绍兴市“河长制”管理实施方案出台,目标是通过河长管理,到2015年底,实现河道水质明显改善,到2017年底,全市47个市控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三类标准的比例大于70%。
管好一条大河,市县镇村四级河长各有分工:村里管每段每天巡查,清除垃圾。无法解决的问题上报,通过镇、县两级协调解决。市里抓源头治理,一年两次综合协调会议,讨论流域区域整治,落实治理方案。这么一来,上下流、左右岸都有人负责。
目标提高,工作力度也要随之跟进。绍兴对河长提出的组织保障和政策措施是:河长由市领导领衔,22个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分片督察,35个部门的副局级以上干部直接对接河长,负责督查指导。
财力予以优先保证。水质考核,市里设立2亿元考核基金,一河一策是否完成?水质目标有无达到?奖优罚劣都有标准。
评比考核步步紧跟。治水是一票否决的硬任务,河长们要考核打分;下级河长没有及时发现污染,收到群众电话未及时处理,都要被追责。柯桥区上谢桥社区书记虞兴源辖区内有三条河段,他说:“要管好河,就得勤快!考核就像头顶悬剑,不敢丝毫怠慢。比如一条河脏乱差,如果上级河长先知道,必须扣分;整改没效果,也扣分。当河长确实辛苦,每天巡河要走几公里,一个夏天,人晒得墨墨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绍兴河流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嵊州市石舍村位于剡溪支流十八都江边,过去,村民都将垃圾往家门口一丢,等着洪水一来就冲走。时间长了,河里的一个个树桩都缠成了一个个垃圾圈。村支书任团结当了河长后,首先清垃圾,一个树桩就能清出7担垃圾!几年下来,十八都江岸美景如画,垃圾滩成了城里人钟爱的露天游泳池、野营地。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6-10-29浙江省水环境持续改善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