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超百亿 “营改增”为浙江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减税超百亿 “营改增”为浙江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2016年10月28日 08:02:34 浏览量: 来源:浙江新闻APP 作者:顾志鹏 张红阳 张歌
链条打通
上下游企业受益
本轮营改增的四大行业中,生活服务业是涉及企业最多、与百姓生活关系最密切的行业。自5月1日税制转换以来,嘉兴市生活服务业企业税负下降明显,截至8月底,该市生活服务业一般纳税人税额减少51437万元,月均约减税1.29亿元,除了有效带动社会消费,降低生活成本,提高生活质量外,也给广大营改增纳税人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
位于嘉兴市嘉善县的西塘古镇,地处江浙沪三省交界处,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被誉为"生活着的千年古镇"。负责该景区规划及旅游发展的浙江西塘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营改增之后,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营改增带来的税收红利。公司财务人员赵双燕介绍说,今年5月以来,公司共取得文化服务销售收入3585.68万元,对应销项税额215.14万元,同期共抵扣进项税额43.3万元,应缴纳增值税171.84万元。"假如按照原先营业税的税率,需要纳税190.04万元。"
营改增后,由于接受的各项服务,如水电及通信费支出等,都能够取得足额的进项抵扣发票,所以企业税负降低了18万元。"虽然看起来税率上升了,但由于进项税额充分,企业税负反而下降了。"公司负责人高兴地说,在营改增前后,当地国税部门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在业务流程上,为公司提出专业建议,帮助企业实现增值税抵扣项目的应抵尽抵。营改增打通了全行业抵扣的链条,各类可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费用均可抵扣,在获得了更多的现金流后,公司后期发展的潜力更足了。
全面营改增打通了增值税抵扣链条,让企业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酒店行业的减负,让上游的农业合作社也尝到了营改增的甜头。衢州市衢江区建禾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志建说,"现在来合作社考察的酒店客户越来越多,7月份的订单增长了一倍。"为了进一步减轻酒店、餐饮企业税负,衢州市国税局通过"建平台、搭鹊桥"的方式,组织召开了全市农产品供销双方见面会,既宣讲了营改增税收政策,又推进了农产品供销双方的沟通合作,同时还帮助农户实施增收,真正达到减税、增收、致富的"三赢"目的。
据悉,浙江国税系统开展一对一、面对面辅导,宣传增值税税制特点,引导纳税人转变观念,帮助企业分析和改进在政策适用和进项抵扣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企业调整经营模式、改进财务管理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转型升级
创新创业热情高涨
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后,不仅有效解决了多环节经营活动带来的重复征税问题,更倒逼企业重新梳理内部流程,完善内控机制,提升管理质效,加大技术投入,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一场由营改增税制改革引发的管理革命正在"建筑之乡"东阳悄然发生。为积极应对营改增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该市成立了建筑产业发展联盟,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建材采购联盟、诚信联盟、财务联盟等组建工作,帮助企业抱团取暖。同时,国地税部门和建筑业管理局共同组建建筑业营改增税收政策服务组,潜心当好产业涅槃升级的"店小二"。
"营改增对民营建筑业来说,绝不仅仅是减税。改革后市场更加规范,竞争更加公平,中天集团已经探索出一套符合发展的精细化管理措施,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中天建设集团副总裁兼财务总监赵丹薇这样表示。据了解,为适应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税制变化,该公司创新实施了"管理四法",具体包括成本核算体系、信息化平级处理进销项、项目投标核算以及材料采购"四流合一"管理,顺利实现了税制转换平稳过渡。
"最近采购了一台价格5000万元左右的盾构机,抵扣了700多万元的税款,相当于国家帮我们承担了17%的采购成本。"中天建设集团财务人员庄严介绍,以前对工期短的项目,所用机器设备和周转材料基本都采取租赁的方式,因为这样成本最低。现在改为增值税,机械设备的实际采购成本下降了,设备采购产生的资金成本也在下降。算一算成本账,现在对于工期长、工程量大、机械使用频率高的项目,还是自购设备比较划算。后续该公司还将采购三台盾构机,以满足隧道施工等方面的需要。
浙江恒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专业研发、生产各种医用、食品和建筑装饰辅料等特种纸,是国内较早从事特种纸生产与研发的企业之一。今年6月份,公司投入6500万元在龙游城北工业园区购入新厂房。按照新政策,新购入土地、房产和设备所包含的共计454.5万元增值税,可以用来抵扣企业应缴的增值税。在恒达新材料公司主要负责人姜文龙看来,企业幸运地搭上了营改增改革的顺风车,为企业轻装前行带来了助力。姜文龙表示,营改增带来的利好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积极性,打算将450余万元的减免税费投入公司研发中心,用于引进技术人才和装备的升级改造。"政府让利,减轻了我们企业的税收负担,节省下来的资金又成了活水,用作增加固定投资、购买设备扩大再生产,这笔账算得好!"
据悉,浙江国税系统还收集整理营改增样本企业、重点企业的典型事例,编写典型案例手册,供纳税人学习借鉴。对于纳税人的特殊诉求和个别意见认真剖析,合理利用职业判断和税务处理经验,为企业提出改进意见。
瑞安市国税局来到建筑工地开展营改增政策宣传。
责任编辑:朱诗意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