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一个老工业区的绿色蝶变

——杭州拱墅区转型升级纪事
2016年08月04日 08:19:33 浏览量: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邓国芳 吴佳妮 汤臻

  半山之巅,望宸阁雏形已现,登高俯瞰,坐北向南,运河流淌的方向,那是我们未曾见过的视角;拱宸桥畔,旧厂房改造的博物馆里,老工艺和新创意在这里碰撞,历史和现实在这里交汇;莫干山路,柔和的灯光点亮一组组工业遗存景观,唤醒几代杭州人的青春记忆……

  几乎每天,杭州城北这片87平方公里的土地,都会生出令人向往的改变。今天的拱墅,已经完全颠覆人们对老工业区的印象。

  令人刮目相看的,还有拱墅区刚刚交出的今年上半年成绩单:地区生产总值228.12亿元,同比增长10.3%;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86.4亿元,同比增长11.5%;实现财政总收入83.49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2.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5%和30.9%。

  老工业区如何迸发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成为“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宜居城区?

  绿色的力量:“两个归零”寻回生态底色

  污水直排“归零”、工业燃煤基本“归零”。在拱墅区委书记许明的眼中,“这‘两个归零’标志着我们彻底找回了绿色发展的生态底色。”

  寻回这抹底色有多不易,了解拱墅的人才知道。

  在“老杭州”刘筱岚的记忆中,对拱墅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到处都是灰色的”。曾经,清晨沿着运河沿岸、莫干山路去城北上班,黄昏时坐公交或踩着自行车回到上城区清泰街的住所,是刘筱岚夫妇和父辈们几十年不变的生活轨迹。

  地处千年古运河最南端的拱墅区,一直是杭州市乃至浙江省的重要工业基地。在那个烟囱林立的年代,灰色成了拱墅区的底色。数据显示,2007年,拱墅区废水、废气排放量占杭州市区七成以上,空气优良天数在主城区最少。

  历史时刻,拱墅区壮士断腕,实行“退二进三”“腾笼换鸟”战略。许明感慨地说,2007年以来,拱墅一直在取与舍、进与退、快与慢中艰难抉择,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遇到困难和分歧时,就多想想,什么才是绿色发展。” (

  10年间,拱墅区累计搬走516家工业企业,仅迁走赛诺菲、默沙东两家药企,就减少税收14亿元,占全区财政收入的15%;投入1600多亿元,实施秀美拱墅和运河综保、半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去年底,杭钢半山生产基地和半山电厂燃煤机组两个用煤大户的关停,消灭了拱墅区的污染大户:前者关停减少了二氧化硫年排放量4794吨、氮氧化物4041吨、烟尘22661吨;后者减少了二氧化硫年排放量657吨、氮氧化物1342吨、烟尘52吨。与此同时,拱墅整治62条河道,全面消除黑臭河,夺得浙江治水的“大禹鼎”奖杯。

  2013年的冬天,刘筱岚夫妇驾车来到城北,首次与半山国家森林公园相遇就爱上了这里。那年底,刘筱岚夫妇就把家搬到公园附近。推开北门可望半山,推开南窗则见上塘河,静谧得只听见窗外的鸟鸣声。

  半山国家森林公园,30年前,还只是一个偏居一隅的社区公园。2007年实施扩建工程后,如今已贯通半山、龙山、虎山三大公园,总面积达172公顷。公园内森林覆盖率达90.1%,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平均每立方厘米4000个,俨然成为杭州主城区的森林氧吧。

  对刘筱岚来说,最新的好消息是:从今年起,拱墅将花五年时间,打通相连河道游步道的“断点”,建成6条总长105公里的生态廊道,而半山氧吧生态廊道就在其中。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