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习总去过的这家舟山船企一年来忙了些什么?

“长宏国际”:苦练“内功”让“巨轮”满帆起航
2016年06月08日 08:58:12 浏览量: 来源:定海新闻网 作者:郭辉 叶武杰 陈彦霏

  首制25万吨矿砂船完成试航,第二艘25万吨矿砂船顺利出坞,一艘6.4万吨散货船交付,一艘2500箱集装箱船整船上船台……刚刚过去的5月,舟山长宏国际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硕果累累。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吉君说,码头上最多的时候同时靠泊了11条在修或待修船,忙而有序成为“长宏国际”今年的运营常态。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长宏国际”,考察了企业30万吨船坞作业码头,察看了正在制造的25万吨级矿砂船和正在修理的大型货轮。习总书记对“长宏国际”重点瞄准国际市场,在海洋工程制造、船舶修造、船舶拆解、二手船交易、金属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的探索和取得的成效给予了肯定,并鼓励他们要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壮大我国海洋工程制造业作出积极贡献。习总书记强调,一家企业只要找准市场,把资金、技术、管理等各方面要素配置好,把各类人才使用好,完全可以后来居上,在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中建立自己的优势。

  一年来,“长宏人”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苦练内功,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今年5月31日下午,“长宏国际”首制省内最大的“恒厚5号”25万吨矿砂船在完成全部试航项目后顺利返航。在比原定试航时间提早了两天的同时,该船的航速、主机性能及配套辅助系统等测试结果均得到了船东充分的肯定。“这艘船的设计到建造全部由我们独立完成,该船投入营运后将主要用于中澳之间的铁矿石运输,船舶主尺度是目前进入西澳大利亚主要铁矿石输出港可容纳的最大尺度。”李吉君说,“恒厚5号”试航凯旋标志着公司跨入了大型船舶制造企业的行列,更是企业近年来逐步实现现代化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生动实践。面对新常态新形势,用互联网思维重塑船舶生态体系,在装备智能化、管理信息化上求突破,是船舶制造业面临的新课题。“长宏国际”通过自动化和“机器换人”提高生产效率,为数字化造船打基础。“现代造船模式中,船体的精密度取决于造船的焊接工艺,而焊接品质的好坏直接反映出船企的造船能力。”该公司造船设计部部长汪家政说,企业85%以上的造船焊接技艺实现了半自动化,还采用了世界造船工艺最先进的横向埋弧自动焊接技术。不仅如此,磁力工装、船上调整管取样自动出图装置、涂装设计自动化、吊装仿真系统等造船技术也陆续在企业应用。如今,越来越多的航运企业“一窝蜂”地订造超大型集装箱船,但“长宏国际”并没有与同行一起去抢同质化的市场,而是把工作重心放在研发、设计和制造高附加值船型,提升企业实际能力上。“新承接了8艘1000箱集装箱船,将于8月开工。”在李吉君看来,船舶产品从接单到生产准备周期较长,想要先下手为强,需练好“内功”,不断磨合、优化、提升,并承接高附加值船型。为此,“长宏国际”整合原设计部、研究院,收购宁波东方船舶设计研究院,不断完善提升研发力量,企业先后被评为省科技型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恒厚6号”顺利出坞后的第3天,“长宏国际”为上海中谷海运集团建造的2500箱集装箱船通过浮船坞接驳方式成功上船台,这也开创了企业整船上船台的先河。“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整合现有资源,打造主流产品领跑、高端产品做大的产业结构,推进企业设备改造和技术创新,研发现代造船技术,建造绿色环保和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这就是“长宏国际”这个后起之秀的制胜“秘笈”。在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中,长宏巨轮正满帆起航,向着争创一流船企的目标渐行渐近。

  ■短评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船舶制造行业低迷已是不争的事实,接单难、融资难、赢利难,已成为摆在船企特别是民营船企面前的一道道坎,再加上行业“U”型或是“L”型走势难以预估,使得企业的发展脚步愈发沉重。

  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便是企业静下心来投入技改加快转型的时机。探究“长宏人”后起赶超的底气从何而来,那便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那分“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自信。发展离不开信心的支撑,积极的心态、坚定的信心,是战胜困难的重要力量。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有信心就有勇气,有信心就有力量,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

  信心还需付诸行动,才能取得成效。对于企业而言,顺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不仅要整合各种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还要重视创新,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更要顺应时代要求,转变发展战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上下齐心协力,以积极的心态、坚定的信心、饱满的勇气去从容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才能在信心的支撑和鼓舞下开拓繁荣经济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徐曼丽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