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五年内基本完成改造提升人居品质

杭州246个城中村要换新颜

2016年05月20日 16:04:18 浏览量: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赵路 郭超 徐婧

  “看看这个效果图就开心!”5月16日,站在滨安路与建业路口,不久前刚搬出杭州滨江长河街道江三社区的蒋成根指着新小区的展示牌告诉记者,未来他的新家,将安在图上那个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的现代化小区。

  随着城市的发展扩大,不知不觉中,违法建筑、消防隐患、脏乱差等已成了城中村的代名词。江三社区主任傅幼刚说,江三社区常住人口只有300多人,却挤进了6000多外来人口。“为了多收租金,村民想着法子搭违建。最夸张的,违章建筑甚至围着路边的电线杆搭建,租客的床就放在电线杆边上!而它的边上,就是现代化的写字楼,对比太强烈了。”

  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全面提升群众人居品质。2015年底,杭州市委在该市十一届十次全会上明确提出:围绕主城区五年时间基本完成“城中村”改造目标,因地制宜采取拆除重建、综合整治和拆整结合等多种方式加快推进,打赢城中村改造五年攻坚战。2020年底前,要基本完成主城区246个城中村改造,将它们打造成配套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新型城市社区,不把“脏乱差”带进“十四五”。

  结合“美丽杭州”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今年以来,杭州的城中村改造跑出了“加速度”:四季青旁的常青夕照区块,20天签约腾空366幢农居;上城区的始版桥社区,一口气拆除了700多间违建;西湖区的白沙泉,拔掉了38家“黑餐饮”……据杭州市城中村改造办公室统计,今年杭州计划完成43个村的整村征迁,截至目前已完成10个村;到年底全面完成21个村的改造。

  城中村改造,为城市发展开辟新空间。杭州市将城中村改造与城市功能布局完善、当地产业发展等有机结合,制定“一村一策”的改造方案。采取拆除重建的江三社区搬迁完毕后,曾经的城中村不见了,成了赏心悦目的公共绿地;同样拆除重建的常青夕照区块,未来则将被打造成为服装创意综合体,集时尚发布、时尚展示、时尚孵化、服饰文化研究于一身;西湖区大清社区位于群山环抱之中,环境优势明显,计划通过综合整治,把原有农家乐、茶楼提升为集民宿、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文艺青年乐园”,着力打造宜居、宜商、宜游的城乡融合样板。

  城中村改造后,成了百姓致富的新乐园。西湖区灵隐街道的玉泉社区在2012年率先完成青芝坞改造后,如今,青芝坞的“姐妹”兰家湾也即将完成改造,成为集民宿、餐饮为一体的“文艺青年乐园”。那里的老百姓,从最早搭圈养鸡养鸭,逐渐成了餐厅、民宿的业主,与此同时,他们的收入也节节攀升,一年收入数十万元的人家比比皆是。

责任编辑:徐曼丽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