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习总座谈会邀请发言的唯一的80后 是个浙江人
被习总座谈会邀请发言的唯一的80后 是个浙江人
2016年05月20日 09:19:00 浏览量: 来源:新蓝网、学习小组 作者:
核心提示: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叫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事实上,习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多次表达了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未来发展的殷切期待。
前排左二为王文
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10名学者现场发言。其中4名出生于1970年以后。其中1人,是80后。
他叫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会上,他代表青年学者做了题为“新一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探索与使命”的发言。
对习总会上的讲话,他有何感受和理解?
5月20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望海楼专栏,刊发王文的文章。学习小组获得授权,刊发此文(具体文字,请以见报版本为准)——
青年学者不能辜负这个时代
王文
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笔者有幸受邀参会,代表青年学者做了题为“新一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探索与使命”的发言。十位现场发言人中,共有四位都是出生在1970年以后,这些都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青年学者的关怀。
事实上,习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多次表达了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未来发展的殷切期待。他说,“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现在中国正经历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化”和“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样的时代,为“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他叮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能辜负这个时代”。
笔者认为,理解这段话对青年一代哲学社会科学学者尤其显得重要。这为青年学者树立了职业信心,确立了工作方向。那就是,年轻一代学者面临着重大的时代机遇,只要立足于实践,利用好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便利,下苦功夫,一定有可能超越前辈,超越目前仍然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实力强大的西方同辈。
事实上,欧美国家能够在中世纪以来成功领先于世界500年,与欧美国家青年一代学者持续不断的涌现密不可分。这些欧美青年之所以能成为后起之秀,并通过自己的思想创新引领国家崛起,甚至改变世界,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很好地抓住时代的机遇,钻研时代最重大的研究选题,破解时代最难应对的课题,最终成为一代思想大师、世纪学术巨匠。
比如,21世纪初最重要的国际政治理论家温特40岁出版了《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为的就是寻求冷战为何和平终结的原因;亚当·斯密36岁出版了《道德情操论》,为了探究资本主义社会早期人类社会如何良性运行市场经济;“欧元之父”蒙代尔32岁时出版代表作《国际货币制度:冲突和改革》,旨在寻求经济一体化后的最优货币原理;马克思更是在30岁时就完成了其伟大著作《资本论》(第一卷)。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当然,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规律通常是“十年磨一剑”。但前辈学人把握时代潮流,敢于思想理论创新、突破机制体制桎梏的国际通行经验,值得新一代学人值鉴。更重要的是,当代中国伟大的社会实践以及目前国家崛起面临的巨大挑战,为新一代学人提出了学术研究的紧迫性。
青年学人应当相信未来,只要真正瞄准时代最棘手的问题而展开研究,找真问题,做真学问,出真成果,时代一定不会辜负青年一代的优秀。习总书记5月17日的重要讲话,为青年一代打了气,加了油。青年学人理应借此为契机,立争上游,永创佳绩,同样也不要辜负当下时代的良机。
新闻+
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研究员,系浙江义乌人。
2014年,王文被评为“中国十大智库人物”(中国网), 2015年获中国政府网“杰出作品奖”。王文的专著、合著、翻译、主编的著作包括《大国的幻象》、《十问中国梦》、《世界治理:一种观念史的研究》、《金融是杯下午茶》、《G20与全球治理》等20余本。
责任编辑:徐曼丽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