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天能集团:五位一体推进“红色动力”工程

2016年10月26日 13:58:19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记者 张越 通讯员 张旭东

QQ图片20161025150336.jpg

  天能集团是中国新能源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创始于1986年,历经30年创新发展,成为一家以环保动力电池为主,集锂离子电池,风能、太阳能储能电池等新能源电池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以及再生铅资源回收、循环再利用的实业集团。近年来,集团党委牢固树立“党建强、发展强”理念,始终坚持“像搞研发一样抓党建”思路,按照“强基、固本、增能、铸魂、塑品”五位一体要求,积极创新党建工作“虚功实做”的有效路径,全力推进“红色动力”党建工程,推动了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同频共振,荣获全省首批“双强百佳党组织”,并被省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协调小组、省委两新工委分别确定为“示范点”和“联系点”。

  强基:传承红色基因,发掘成长源动力

  天能30年一路走来,追根溯源,无论是从最初的时代背景、生长的土壤环境,还是追求的远大梦想,都打上了深深的红色烙印,成为天能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源。

  党企同源,燃起创业激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迎来了发展春天,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1986年,天能集团前身煤山蓄电池厂在党的阳光雨露滋养下悄然而生,由于对党有着天然情结,早在创办之初就成立党支部,当时仅有5名党员。尽管党员人数少,天能还是创新实施了“1+N”党建工作模式,即“1”为党支部核心,“N”为家访会、互助组、荣誉状、党员红,根植了红色基因,燃起了创业激情。“家访会”是指党员走访职工家庭,摸思想、转观念,形成创业共识;“互助组”是指党员与职工结对子,传技能、讲奉献,提升创业能力;“荣誉状”是指支部牵头组织对职工嘉奖,聚人心、提士气,振奋创业精神;“党员红”是指关爱党员,解烦忧、帮困难,激发创业活力。

  党企同根,助推发展壮大。天能诞生于长兴县煤山镇,这里曾是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所在地,有着江南“小延安”之美誉,也被天能人亲切地称为“井冈山”。创业初期,天能缺乏政策、资金和技术,但由于生长在这片红色土地上,肌体里流淌着红色血脉,对党有着深厚情感。2006年,天能集团党支部升格为党委,董事长、党委书记张天任率先提出打造“连心牵手”工程的战略决策。由与政府、社会、职工群众联系密切的党组织牵头,主动每月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一次企业状况,寻求政策支持,把握发展方向;将党建与人才工作相结合,参与外聘人才甄选,并将党员身份作为优先考量条件;组建以党员职工为主的“志愿者服务队”走上社会,建树良好形象;将组织发展工作列为部门、单位的绩效考评依据,全方位集聚红色优势,有力助推了企业发展壮大。正是靠着广大党员职工身上那股“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天能不断翻山越岭,攻坚克难,走到全省、全国,乃至走向世界。2007年6月,天能动力以中国动力电池第一股在香港主板上市。

  党企同心,加快变革转型。天能核心价值观“责任为魂,创新共赢”,与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脉相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天任凭着借来的5000元钱,接手这家负债10多万元的村办厂,最初梦想就是为了让村民有班上,像城里人那样过上有车有房的生活。正是怀着如此朴实的百姓情愫,天能集团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历经30发展,拥有跨浙、苏、皖、豫四省8大生产基地,30家全资子公司、3家境外公司,2万余名员工,总资产超百亿元,一举成为新能电池行业领军企业。如今,天能为让广大党员职工创业有舞台,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过上幸福美好生活,正在积极构建平台型企业,大力推进传统蓄电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加快推进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锂离子电池、废旧电池循环回收等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全力打造发展“双引擎”,持续奔向更大辉煌。

  固本:激活红色细胞,增强队伍战斗力

  天能坚持将党的建设融入企业发展,促进党员人才培养相互融合,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最大程度激活红色细胞,夯实动力之本,进一步增强了整个队伍的战斗力。

  实现“全面覆盖”。随着天能发展壮大,党建工作明确“三同步”原则:在总部外建立子公司(基地),同步建立党组织,同步任命行政主要负责人为党组织书记,同步明确党建工作专员,全面构建“党委—党总支(二级党委)—党支部”三级组织网络体系。目前,集团党委下设1个二级党委、1个党总支,13个党支部,管辖党员638名、党建(群)专员50人,在集团上下实现了党组织全面覆盖。同时,确定每月28日为“党员活动日”,推行党员身份证管理,实行不同属地党员“一证通行”,建立12个流动党员服务站,落实报到登记、党员持证活动信息化等跟踪服务,形成了集团党委统一领导、属地党工委指导协调、党工团妇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新格局,筑牢了企业发展的坚强堡垒 。

  坚持“双向培养”。树立人才优先理念,积极发挥党组织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优势。一方面把党员培养成人才。坚持把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推荐党员成为经营管理人才,形成了“提拔一名党员、树立一面旗帜、带动一片职工”的生动局面。集团成立以党员陈志平为首的“党员专家工作室”,加强对技术人员帮带培养,有100多名党员拿到了职业资质、260多名优秀党员走上了领导岗位和关键岗位;另一方面把人才培养成党员。大力实施“2521”计划,开展专家选拔和评聘,先后引进院士、博士、硕士等海内外中高级人才200多名,其中大多数人被发展成为党员,或已提出入党申请。此外,实施党政联席会议介入机制,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沟通联系,为引进“国千”“省千”人才牵线搭桥;大力推行交叉任职机制,各级管理干部中党员比例占49.7 %,党员中各类管理干部占32.3 %。

  践行“三亮示范”。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活动,要求广大党员统一佩戴党徽标识;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红色车间等;组织党员签订“做合格党员”承诺书。党员人人率先垂范,不甘落后,个个争做“学习典型、道德样板、业务骨干、服务标兵、守纪模范”。发挥党员实干带头作用,进一步在广大党员职工中开展“学政策法规、学行为规范,做优秀员工”主题教育活动,比本领、比作为、比业绩、比贡献,大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同时,打破原有行政组织单元划分,探索实践党小组跨界成立模式,建立“后勤保障党小组”“技术质量党小组”“生产管理党小组”等特色党小组,打造了一支特别有理想、特别能打硬仗、特别讲奉献的优秀团队。

  增能:打造红色引擎,提升创新驱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天能通过互动式启发、竞评式激励、结对式帮扶等学习教育提升模式,打造红色引擎,激发动力之能,进一步提升了发展的驱动力。

  互动式启发,树立创新思维。大力推行“三学一讲”,以“组织帮学、书记领学、党员自学和互动竞讲”为形式,每月组织集中学习,实行“党章教育一刻钟”,还为每名党员配发“党员学习包”;利用“长兴先锋”“天工”等微信公众平台,引导党员自学;组织演讲比赛、辩论赛,检验党员职工学习效果。积极创新“三会一课”,立足企业实际,对传统“三会一课”加以改进,围绕创业创新、经营管理、职工利益等方面内容,推行政治理论学习会、党员献计献策会、党企沟通协商会和技术工艺创新课的新“三会一课”。通过各类互动式学习教育,全面开发党员职工的创新思维,凝聚了创优争先的思想共识。

  竞评式激励,掀起创新高潮。组织开展“三树三评”活动,打造党员先锋示范岗、工人先锋示范岗、巾帼先锋示范岗等一批覆盖全集团的榜样示范点。开展“天能工匠”“两先一优”评选,以及科学管理之星、技术创新之星、市场营销之星等“党员之星”评创活动活动,首批表彰10大工匠、10位最美女工、15名优秀党员,每年编撰《榜样》一书,收入300多名党员职工的先进典型事迹。广大党员带领职工投身“技能大比武”、“五小创新”等各类技能竞评活动之中,激发了他们立足岗位、敢为人先、建功立业的创业热情。比如,在“金点子征集评选”活动中,天能煤山基地党员陶久存提出“废热水循环利用”建议,被采纳并在全集团推广后,每天节水60吨,每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400余万元。截至目前,共征集各类计策1800多条,采纳率超过20%。

  结对式帮扶,提升创新水平。开展“一对一”联系帮带,目前有300多名党员与职工结对,传授技术工艺、现场经验、操作技能600多项。同时,对照新时期合格党员标准,立足岗位实际,推进改善思想、改变作风、改进工作和补齐短板的“三改一补”活动,针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业务实战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党员和职工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基础上相互寻找短板,彼此督促提醒,并逐条列出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边学边改、即知即改。上半年集团中层以上管理干部共梳理问题259个,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举措756项,有力提升了党员职工业务实战和创新能力。

  铸魂:引领红色风尚,发挥文化凝聚力

  天能将党建理念、产业特点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打造了独具天能特色的“动力文化”,引领红色风尚,铸就动力之魂,进一步发挥了文化凝聚力。

  引领实干精神。以“大学生宣讲团”“工匠宣讲团”等为载体,紧扣红色文化、动力文化的精神实质,深入生产基地、车间、班组、岗位进行宣讲,大力宣扬工匠精神、亮剑精神和鹰的涅磐精神;开展“同心、同行、同目标”“传承铁军精神,弘扬责任文化”等沙龙活动,提士气、增压力、传动力;坚持每年举办员工文化艺术节,成立“天能动力职工艺术团”,开展摄影、书法、征文、演讲、球类,以及手工制作、全员军训、时装走秀、《心中有个天》企业之歌大合唱比赛等,激发了广大职工“头上有目标、胸中有激情、眼中有敌人、肩上有责任”的拼搏斗志。

  引领和谐氛围。深入持久开展企业关爱员工、员工热爱企业的“双爱”活动,建设高规格的专家楼、公寓楼,打造花园式生活区,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类文体娱乐活动,为员工送上生日蛋糕,探望生病住院员工,让广大员工感受到企业温暖。坚持职代会、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制度,开展困难帮扶、医疗互助、金秋助学,近年来为320名员工提供了经济、物质上的帮扶,不让员工日子过不去,不让员工看不起病,不让员工孩子上不起学。

  引领共享文化。集团党委倡导、支持企业工会出台职工的工资、福利、社保、住房等保障制度,确保职工“五险一金”足额按期缴纳,还创造全市民营企业一次性参加社保、公积金人数和资金额两项之最;成立厂务公开监督小组,构建合理的收入增长机制,职工工资年均增长幅度10%以上;实施股权和期权激励,现有100多名员工拥有股权和上千名员工拿到期权,提升了员工的幸福指数。

  正是有了实干精神、和谐氛围、共享文化的融合渗透,天能经过长期总结和提炼,形成了“全球领先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商”的企业愿景、“绿色能源 驱动世界”的企业使命、“天行健 能无限”的企业精神、“责任为魂 创新共赢”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对员工负责 对企业负责 对社会负责”的企业宗旨,放大了文化魅力,凝聚了发展合力。

  塑品:践行红色使命,放大社会影响力

  天能把奉献社会作为党建工作的落脚点,打造“党建+”工程,积极践行红色使命,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塑造动力之品,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实施“党建+生态”工程:坚持党员带头抓生态,并把环保安防、节能减排指标纳入党员职工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天能一直把清洁生产技术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积极开展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实现节约、高效、无废、无害、无污染的绿色生产。2009年以来,投入超过20亿元,先后在浙江、河南和安徽等地实施废铅蓄电池回收项目,打造循环经济为模式,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被国家发改委列为第三批国家产业振兴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被工信部列为国家首批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重点推进项目。此外,积极投身“五水共治”,组织开展企业周边河道清淤、水面保洁志愿服务,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广泛发动党员职工捐赠治水爱心款100多万元。

  实施“党建+民生”工程:将党建工作与民生紧密结合,积极参与村企共建,助推新农村建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天任兼任结对村新川村党总支书记20年来,累计投入近3000万元,用于村级道路、水渠、学校、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使村庄人居环境焕然一新;吸纳、安置企业周边3000多村民就业,还引导村民发展电池配套产业,实现“就业不离土、安居不离乡”。目前,村里有600多个“百万元户”、30多个“千万元户”,村民年人均收入在3万元以上。

  实施“党建+公益”工程:成立集团社会责任工作委员会,坚持每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全面、系统、规范运行企业社会责任工作,荣膺省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会副会长单位,《EHS一体化管理的运营实践》荣获国家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以党员为核心,持续开展“党建+公益”主题活动,组织党员职工积极投身“抗震救灾”“春雷儿童助学”“助梦贫困大学生”“好人有好报”道德模范基金等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实现公益资源整合最大化。成立以“传递阳光关爱,构建和谐社会”为宗旨的天能公益基金,累计捐助资金8000余万元,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天能集团通过打造“红色动力”党建品牌,使党员职工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得到了显著增强,促进变革转型走上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并在经济新常态下连续多年取得了逆势增长的良好业绩,为跨越发展、打造百年企业增添了充足后劲。主要有三点启示:

  启示一:追根溯源是推进红色动力党建工程的前提。只有怀着对党的真挚感情,坚持用感恩心态对待党建工作,才能树立起党建工作的正确理念,点燃党员职工的激情,凝聚党员职工的合力,激发党员职工的精神斗志,为企业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正能量。

  启示二:不断创新是推进红色动力党建工程的核心。只有认识到创新就是生产力,坚持用创新思维拓展党建工作,才能激发党建工作活力,形成基层党建工作常态机制,让企业充满生机活力,让企业利益相关方拥有更多的获得感,为企业变革转型提供强劲的力量源泉。

  启示三:构建和谐是推进红色动力党建工程的根本。只有意识到和谐才能共赢,坚持用融合的实践丰富党建工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两张皮”现象,为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比翼双飞插上美丽翅膀。

责任编辑:楼昕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