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老镇长给孩子们当了十多年的“校门爷爷”,故事温暖了一城人
这位老镇长给孩子们当了十多年的“校门爷爷”,故事温暖了一城人
2016年11月22日 08:03:28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桐庐县凤川街道办事处
周村源,1948年生,桐庐县深澳村人,在凤川镇工作了十年,曾担任凤川镇镇长、镇人大主席。对凤川的深厚感情,让周村源退休后放弃县城选择定居凤川。“不给组织添难,只为党旗添色”一直是他的理念。2012年4月,周村源当选为凤川街道退休干部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支部连续4年被街道评为“先进党支部”。2013年9月,由他发起的“校门爷爷”志愿队伍正式成立,事迹先后登陆光明网、浙江经视频道、浙江日报、浙江老年报、杭州日报等多家媒体。
退休后的周村源仍保持学习
心态好,就是心要大一点
在周村源当选为凤川街道退休干部党支部的支部书记的第二个月,他参加了全县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回来后他做了两件事:
一是请教了老支部书记李爱清怎样才能当好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二是搞了个摸底调查,了解党员家庭情况、兴趣爱好。
他把每月10号作为一个活动平台,公费私费订阅了十二份报刊杂志,与大家共同学习。每次学习,也抽点时间讲讲健康养生,特别强调报纸上刊登的寿星,生活习惯各有不同,却有一点是相同的:心态好。“态”字怎么写?就是心要大一点。
周村源几十年记笔记的习惯,每件事上面都写的清清楚楚
在周村源的带领下,退休干部党支部越来越像一个大家庭,周村源说:“刚退休时,一下子没了繁重的工作,许多人都会有失落感,我也一样。让刚退休的同志产生归属感,是我的梦想”
2013年6月8日,支部里唯一的一名非党退休干部皇甫良福向退休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你在岗时,为什么不考虑入党?”皇甫良福说到:“在岗时想,虽然不是党员,可我用我的业务、技术来帮助百姓也差不到哪去。退休后,组织上让我来这里参加活动,亲眼看见退休支部的党员自掏腰包匿名帮困助学的行为,深受教育。现在我的身边都是党员,我也要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的言行,想在有生之年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皇甫良福眼神中露出了坚定的期望。
2012年杭州市委老干部局搭建了“葆本色、扬传统、献余热”的主题实践活动平台。在桐庐县委老干部局2013年开展的“老干部之星”的评选活动中,周村源带领的凤川街道退休干部党支部获得了“老干部之星”荣誉称号。
校门爷爷,孩子的守护神
周村源和他的“校门爷爷日记”
事情的起因缘于一次偶然的交谈。驾驶员申屠六弟告诉周村源:开车路过小学门口,如果恰好在放学时真当要骨头做了紧的。原来,每当下午三点半钟,学校新大门口环镇西路上就停满了接学生的各式车辆,不仅影响了过往车辆的通行,更是对学生的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
看在眼里,堵在心里。周村源提出了到校门口义务服务的建议。经过街道党工委、退休支部和县老干部局的共同商讨,就这样,一顶小红帽,一件小马夹,以前的农技员、以前的农科员、以前的镇长立即变身为“校门爷爷”。两人一班,每天放学时,坚持到校门口,帮助家长抱一把、搀一把、拉一把孩子,偶尔再唬一声不按秩序停车的家长。由于人头熟,一出场就震住了车辆乱停乱放的家长。
过去的90周、400多天学习日里,他们风雨无阻,每天坚持维持秩序并记录“校门爷爷日记”。值得欣慰的是,在他们的守护下,学子们平安,家长们舒心。在校门爷爷的日记中,有这样一篇题目为“褒贬难改我初衷”的日记:
2015年12月9日,星期三,下雨。因为下雨,尽管学校分两批放学,但接送车辆还是排起了长队。下午3时30分,家长李火生开着电动三轮车来到校门口,他来迟了。周村源帮他找准了可以停放一辆车子的空位,让他掉好头,倒进去。不能发猛力,只能慢慢来。周村原将雨伞收起,顾不得冬雨淋湿衣衫,在后面帮忙推。这时,旁边三轮车上的一位家长开口了:“这才是党的好干部!”语气中充满了真情,毫不做作。
三个年头下来,“校门爷爷”已经在学生家长心目中引起了共鸣。为了孩子安全,为了道路畅通,为了社会和谐,为了承诺“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和“要为党旗增光彩”的誓言,支部党员们不惧风雨烈日,每天牺牲二三小时的休息时间,将“校门爷爷”值日制度坚持下去。
很多人只知道他和支部的老党员们共同资助着一个小学生,但却鲜有人知道他自己还默默在资助一名大学生。每年5000元助学金,周村源已经坚持了4年。这名受资助学生的母亲曾多次要求到桐庐探望默默赞助她孩子上学的恩人,但都被周村源拒绝了。短信是周村源和这个学生的交流方式,每次收到周村源的汇款,这个学生都会给周村源发来感谢的短信,带着感恩的心好好学习是这个学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周村源曾经这样写道:我们从岗位上退下来了,面对角色的转换,收入的减少,别人对我们称呼的改变,很容易产生不平衡的心态。这时,除了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很好的一剂药方就是身体力行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在老干部的四个“有”中,我们往往注重“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乐”,最容易忽视的是“老有所为”。力所能及地献余热,身体力行的参与到具体社会活动中,才能发挥退休干部这一特定群体的优势,积极支持在职干部工作,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在职干部的尊重。
责任编辑:楼昕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6-11-21党徽在路面闪耀
- 2016-11-21金华浦江周末学堂为年轻干部“补钙”
- 2016-11-21台州温岭:党员网商“亮身份、亮职责、...
- 2016-11-21他守着“一个老师”学校38年
- 2016-11-19紧密联系实际、突出问题导向, 把十八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