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阳光驿站,补上助残“最后一公里”

2016年08月29日 09:11:56 浏览量: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刘裕国

  “哥哥,这盆花送给你。”在四川郫县花园镇白鸽村“阳光驿站”,脑瘫小伙小明(化名)把刚刚手工课上亲自动手做的艺术盆花递了过来。

  小明已经18岁,不会数数、不识字,以前他从家到村委会几百米的距离都会走丢。自从融入“阳光驿站”这个大家庭后,他再也没有走丢过,很多事情也能自己做了。每天早上,他都能穿戴整齐,独自一人来“上班”。

  很多残疾人由于长期呆在家里、不接触社会,性格越来越古怪、语言举止也越来越迟钝,有的连走路都要人扶,有的干脆就一句话不说不理人。为此,“阳光驿站”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像做手工、画画、写字、唱歌以及一些在器械上的肢体训练等。“阳光驿站”相关负责人高清茹说:“你别看他们做手工好像很悠闲,实际上是通过手部活动来刺激脑神经,增进动作的协调性。”

  2月3日,郫县残联在友爱镇石羊村建立首个村级“阳光驿站”,旨在为村(社区)周边的精神、肢体、智力、重度残疾人提供日间托养、康复训练、辅助就业、文体训练、文化娱乐、社工关爱等综合服务。白鸽村“阳光驿站”残疾人康复中心是6月2日开始运行的。

  截至目前,石羊村村级“阳光驿站”共为残疾人提供服务100余人次,由开展服务活动初期的抗拒、羞涩到现在的积极主动参与,残疾朋友能就近就便享受服务,精神面貌得到很大改变,增加了社会融合能力。

  实现为残疾人提供“零距离”服务的目标激励着郫县残联奋力前行,据了解,他们还将进一步探索3个村级“阳光驿站”的建立,切实使残疾人足不出村就能免费享受康复、就业、维权、文化、体育等服务。将残疾人精准服务工作深入到基层,服务到基层,让更多的残疾人享受应有的权利,平等融入社会。

  2009年6月,作为市县两级民生工程的郫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落成并投入使用。2011年全省首个镇级“阳光家园”在郫县红光镇建立,郫县首次将服务残疾人的触角延伸到镇一级,截至2015年,郫县已建立镇级“阳光家园”7个。郫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镇级“阳光家园”、村级“阳光驿站”三级平台拉大服务纵深,有效解决了残疾人工作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记者还注意到,驻守在这个小小的驿站里为残疾人服务的志愿者是取得资质的专业社工。这得益于郫县残联协调本地民政部门,邀请推荐本地优秀社会组织,为阳光驿站的运行提供专业的人员、管理和技术保障。

  除了在纵向上解决服务残疾人最后一公里问题,在横向上郫县残联提出并遵循“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一项重要方针。通过部门联动吸纳社会资源,利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引入专业机构和人士为残疾人提供高效、精准、优质的服务。

责任编辑:楼昕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