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环卫工人说:“欢迎客人就要打扫庭院“

2016年08月05日 14:39:25 浏览量: 来源:浙江新闻APP 作者:

  8月3日上午10点,杭州解放东路的市民中心门口,大太阳晒着,马路上行人寥寥,偶有几个人路过,也走得飞快。听说我要采访环卫工人,负责杭州市民中心解放东路一带环卫保洁的保洁班长老李,笃定地带着我走到了城星路市民街交叉口,站住说:“那就康向芹吧。就在这里等,她肯定会路过这里。“果然,没过多久,一个穿着橘色环卫工人制服、骑着电瓶车的大姐,慢慢由远及近。

  凌晨4点多就出门了

  康向芹是江苏泗阳人,39岁。虽然每天工作很辛苦,但一看她就是个大大咧咧、乐观开朗的人,说到高兴时甚至会哈哈地笑出声。

  康向芹每天的工作,是从早上5点开始的。她负责的路段在钱江新城市民中心附近,而住的地方却远在石桥,骑电动车要40多分钟。所以每天凌晨4点多一点,天还黑着,康向芹就出门了。她说,只有准时赶到她负责的路段上,才能保证在大家都未出门前,把所有的马路都先清扫一遍。

  虽然现在杭州大部分路面都是机械化清扫,但人行道、绿化带和车辆清扫不到的马路边边角角,还只能靠人工。解放东路、市民街、富春路和钱江路,每天一早把这四条路围合的区域清扫一遍,康向芹至少要用近2个小时。而这样的清扫,康向芹还特别注意方法,“清扫的时候,还要注意轻扫轻推,不能扬尘太多,不然会污染空气。”

  和大部分环卫工人一样,康向芹的早餐,也都是在马路边吃的。天气凉爽的时候,她会自己带些吃的,不过,这段时间天气太热,带早餐就很不方便了。前几天的一个晚上,她给自己煮了一碗银耳汤带上,打算第二天中午休息时喝掉解解暑。可等到第二天打开,香甜的银耳汤完全变质,一股子馊味。”所以现在都是在路边买一点。不过反正我2个小时扫下来,一身大汗,也没什么胃口,喝一碗稀饭就饱了。”她说。

  “你看,就是这么干净”

  早饭后的工作,就是不停地转圈,路面巡查。被我和老李在路口“逮”到时的康向芹,当时就正骑着电瓶车“扫路”。

  这样的巡查,一天转多少圈,康向芹根本数不清,因为她的注意力都在路面上:哪里有垃圾,哪片绿化带边有泥,哪个路灯柱脏了……一旦有发现,她就立即停下车去清理。

  康向芹最离不开的,是她的“小电驴”。小电驴不仅能代步,还装着她的工具:踏脚板上有一个红塑料桶,桶里一把长柄钳,那是专门捡垃圾、装垃圾的;塑料桶边有个小铲子,用来对付人行道上黏牢的口香糖、路灯杆上的小广告;小电驴的座椅边,康向芹系了块湿毛巾,路灯杆、隔离栏这些城市“家具“,哪里脏了她就立刻擦洗一番。

  马路上的垃圾一眼就能看到,而路边绿化带里的垃圾,则是要停下来一点点找的。“有时路过的行人很好奇,看我低头弯腰这么认真地捡东西,会过来问。我就说,'我在捡金子'。“康向芹哈哈笑着自得其乐。

  对自己责任区路面的干净程度,康向芹有十二分的自信和自豪。她拿出手机,给记者翻出一张她拍的小外甥女的照片。照片里,看样子才一两岁的小宝贝在一处人行道边的树荫下席地而坐,“你看,就是这么干净”。

  康向芹说,在他们环卫工人中流行一句话:“路不是扫出来的,是洗出来的。”杭州的很多路面铺的都是透水沥青,这种路面刚冲洗干净时黝黑发亮,但脏的话就灰蒙蒙的。所以,为了路面清洁,车辆、行人经过时不扬尘,路面的保洁大都是用马路吸尘车直接吸尘,然后再用洒水车冲洗。慢车道边,绿化浇灌车每天给植物浇过水后,路上常常有溅出的泥浆。这些泥浆,他们也每天用小型冲洗车冲洗一遍,“杭州的环卫工作,真的是做得很细致的。”

  康向芹告诉我,在杭州做环卫工人6年,她已经将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虽然工作十分辛苦,但她也时时能感受到杭州这个城市的文明和温情。最近天热,市区不少银行、商场、写字楼、餐厅等开着空调的单位,都欢迎环卫工人进来避暑。”中午和下午最热的那几个小时,我们可以躲进去乘凉,不用晒太阳。“不过她说,“虽然人在里面,但心还是在马路上,老想着哪里还没弄干净。“

  随着G20的临近,康向芹干起活来也更加“精雕细琢”。“马路是杭州的'面子',也是我的工作岗位。那么多外国客人要来,我们总要把家打扫得干干净净来欢迎人家。到时候人家夸,这城市真干净、真漂亮,里面也有我们的一份贡献呀。”她自豪地说。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