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普久书记”赛亲人

——记浙江省援藏干部王越剑
2016年06月27日 02:21:46 浏览量: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

  湖泊边上,那曲杭措景区游客中心建筑已基本成型,如含苞待放的格桑花。

  “游客可在这里欣赏震撼心灵的高原星空。”援藏干部、那曲县委办公室副主任陈峰说,日前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基金会星空工作组已正式授予该景区“暗夜公园”称号,景区成为国内第一个经授权的国际暗夜公园。

  “王书记的这些‘第一’开拓了我们的思路。”那曲县县长赤来塔吉说。

  那曲位于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的羌塘草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单一。为富民兴藏,王越剑以“造血”为出发点,创造了多项纪录。

  “真甜啊!”总投资近300万元的援藏项目那曲县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内,几名村民正在品尝刚摘下来的草莓。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草莓!

  “我们聘请技术指导培养各村种植带头人,开拓村民增收渠道。”王越剑说,草莓种植成功激发了群众信心。如今,村民在基地内种起了大白菜、西红柿。红红绿绿长得正盛。基地也成了那曲县技术培训中心。

  援藏,如何发挥实效?王越剑说,需发掘当地特色、让群众主动参与。

  作为全国唯一不长树的县,那曲却长一种特殊的菌类:黄蘑菇。每年七八月雨季来临,广袤的羌塘草原就会冒出这营养价值极高的美味。

  “牧民原来只是把黄蘑菇拿到路边叫卖,价格不高也卖不多。”王越剑决定把它做成产业。

  找地方建厂房、从浙江庆元引进烘干机器、配备发电机……蘑菇厂很快开张。2014年,当地被工厂收购的新鲜黄蘑菇创收120万元,平均为采黄蘑菇的牧民增收1000多元,还直接带动当地40多名牧民就业。

  去年,那曲县生产总值达14.3亿元,农牧民人均收入8237元,分别比2013年增长48%和40%。

  和睦同胞 他让浙江与那曲相连相融

  油恰乡,远离青藏线,那曲县最偏远乡镇之一。只要有时间,王越剑会坐车颠簸两个多小时到乡里走亲戚。

  “谢谢普久书记,我家马上住进新房子了。”2村村民次旺多吉说。

  两年前,王越剑主动选油恰乡作为自己的联系点,第一次走访中,就和家庭困难的次旺多吉结了亲戚。次旺多吉的大女儿生病无钱治疗,王越剑主动出钱让她去拉萨医治。如今,孩子病已痊愈,次旺多吉家的宅基地经王越剑的帮助争取下来,盖起了新房。

  “只有把自己当那曲人,才能尽到援藏工作的职责。”王越剑说,西藏有“远在阿里,苦在那曲”的俗语,有人说援藏干部人到那曲就已有成绩。但他不想走形式,他要“走心”。

  怎么走?融入融合,用感情援藏!

  那曲县敬老院73岁的孤寡老人次宗下半身瘫痪,王越剑自掏腰包给他买了一个轮椅,手把手教会老人如何使用。得知王越剑援藏结束即将离开,老人流下眼泪。

  “普久书记是敬老院老人们的亲人。”那曲县民政局副局长尼珠说,有群众为能和王越剑说说心里话,主动学说普通话。

  “在那曲,从容漫步时空。”这是那曲县首部旅游专题片《云上那曲》中的台词。王越剑请一家浙江公司制作这不到3分钟的视频,想让更多人和他一样融入那曲。

  “交往、交流、交融是援藏工作的主题。”王越剑说,《云上那曲》拓展了援藏工作维度。2014年4月,那曲县援藏工作组成立了“爱在那曲”援藏公益平台,目前已组织杭州的企业和个人参与那曲公益活动30余次(项),社会企业和个人提供计划外援藏资金物资共计300多万元。

责任编辑:朱丽娜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