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雅湖纪事:破茧成蝶

——记浦江县中余乡雅湖村第一书记吴小杭
2017年01月26日 08:55:17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张歌

551705860554283958.jpg

  冬日的暖阳斜斜地投射在村口的景观石上,映照得“雅湖村”三个鲜红的大字分外耀眼,宽畅的水泥大道穿过荷塘连接起村庄。

  走进这个大山深处的小村落,但见芳草鲜美,房舍俨然,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恰似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2017年刚刚翻过新的一页,这天,金华市雅湖村第一书记吴小杭早早就到了村里。春节快到了,他得看看村里还有什么要做的工作,问问村民还有什么需求的事情。忙完了这些,此刻,他就站在村口,静静地看着柔柔的光线把雅湖迷人的场景勾勒成美丽图画,就像欣赏自己刚刚完成的一幅摄影作品。

  但是,一年前的雅湖村并不是这番景象。而这一切的改变,要从2015年的7月说起。这个夏天,对于吴小杭来说,注定与众不同。7月18日,受上级党组织委派,他走马上任雅湖村第一书记。

  两天前,刚得知下村履职的消息时,吴小杭是有顾虑的。当过十几年的兵,退伍后又干了二十几年的记者,从没做过农村工作,毫无经验,自己能胜任吗?再说,年过五十,已是“知天命”的岁数了,个人荣辱已经淡然,自己能有所作为吗?

  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一项从未涉及过的工作,要去就要实实在在做点事,当过兵的人喜欢挑战,吴小杭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

  雅湖村属中余乡,有109户,325人。村两委有支委3名,村委4名,党员12名。这个藏在大山皱褶里的小村落地处偏远、信息闭塞,几乎没有一分集体经济,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村里的工作很难开展,是全县有名的软弱涣散村。

  从县城出发,开了近一个小时的车,吴小杭好不容易找到雅湖村时,村支书吴必义已站在在村口迎接。 

  吴必义今年62岁,已经当了十几年的村支书。他领着吴小杭往家走,让人诧异的是他家大门两侧竟然挂着支部和村委的牌子,屋里墙角还杂乱堆放着村里其他的几块牌子和规章制度牌。吴必义看出了吴小杭的疑问,连忙解释说,这么多年来,村里一直没有规范的办公场所,也实在没有集体经济购买办公设施,谁当支书就在谁家开会办公。

  听着吴必义谈村里的工作,望着他那无奈的眼神,吴小杭知道,必须尽快熟悉情况,适应岗位,理清思路。他作出了到雅湖村后的第一个决定:眼下的首要工作是尽快帮助村里解决办公场所问题,提振村两委干部和全体党员精气神,树立自信心,重建一支有凝聚力、战斗力的队伍,彻底改变雅湖村的现状。顿时,吴小杭感到身上的担子很重很重。

  雅湖村村小姓氏多,大姓就有吴、王、边、蒋、杨五姓,姓多心也散。村民们听说来了个第一书记,有瞧热闹的,有讲闲话的,说穷村缺钱能做什么事?说上面来的干部待不长,无非是镀镀金、过过场。只有吴必义知道,这次来的第一书记要动真格的了。之前,县委组织部的领导跟他介绍过这个第一书记。

  吴小杭给自己下了个死任务:一个月建好办公场所,筹齐办公设施,下一次的党员会议一定要在规范化的新会议室召开。他开始三天两头城里村里来回跑,经常是早上3点半起床,天亮赶到村,晚上12点多才回到家。城里,找部门,联系商家,落实办公桌椅;村里,定地点,督察施工,建设办公场所。

  8月8日,正是立秋节气,暑气难消,秋老虎肆虐。冒着40多度的高温,吴小杭押送着两拖拉机价值3万多元的办公桌椅进了雅湖村。让他想不到的是村里的党员、村民代表早已等候在村口,大家不怕炎热,搬得搬抬得抬,干劲十足。

  “8月20日,星期四,晴。今天,雅湖村像过节一样热闹,听说村里有了规范化的办公场所,村民们纷纷前来参观,热闹非凡。”吴小杭在日记里这样写道:“上午10点,全体党员干部、村民代表高高兴兴地步入了崭新的村办公场所开会学习,个个心情无比激动,我也和大家一样,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村党支部书记吴必义跟我说,他当村干部三十几年了,村里一直没有一个像样的办公场所,今天终于实现了村级办公场所规范化,村干部的自信心更足了。”

  第一炮打响了,吴小杭思考,接下来如何把全体党员拧成一股绳,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力,带领村民建设美丽乡村。他找吴必义促膝谈心,希望他挺直腰杆,放手大胆干。 

  老支书吴必义虽然已连任四届党支部书记,但十几年来没有发展过一名党员,支部党员年龄老化,战斗力不强,再加上没有集体经济,说话不响亮,做事不果断,被村民戏称为“老好人”。吴小杭说,许多党员反映你老吴人是好的,可做事有些前怕狼后怕虎,就什么事情也做不了,只要你腰杆硬起来,我一定全力支持你。

  在接下来的党员会议上,吴必义说出了多年不敢说的话:“今天,我拍着胸脯表态,一定要负起责任,挑起担子,从我做起。全体党员干部要珍惜机会,奋力拼搏,向我看齐。”

  美丽乡村建设缺少资金,党员会上吴小杭带头捐款,带动了全体党员踊跃捐款。乡里规定,80岁以上党员可以不捐款,85岁的老党员边永钱说,第一书记不是我们雅湖人,他都捐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捐。

  村边的配电房有三四十年的“房龄”了,又破又旧,电线杂乱,影响村容村貌,村里早就想把它搬迁掉。可由于种种原因,就是搬不掉,成了老大难问题。吴小杭有理有据做相关人员工作,不辞辛劳找县联系领导、跑供电部门,终于完成了搬迁。支书吴必义说,村里两年都办不了的事,第一书记两个月就搞定了。

  村里要建设村口景观,选址时发现唯一可建村口景观的地块被村民私下卖给了外村人。吴小杭和村干部一起三番五次上门说国家土地政策,苦口婆心讲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很快就收回了土地使用权。村民吴根牛说,第一书记就像是我们的当家人,起早落夜为雅湖做事情,走遍了村里的每个角落,我们服他。

  雅湖村的各项工作开展起来了:理清发展思路、做好建设规划、规范考核机制、建立党员联系农户制度,责任到人,奖罚分明,激发党员、干部勇于担当、敢于争先的精神。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四边三化”“美丽庭院”等建设如火如荼,争创县“最佳美丽村”工作有声有色。

  吴小杭还是很忙,他要联系医院送医下乡,方便村民就医;他要求助爱心企业,为村里60岁以上老人免费发放大米;他要动员有关单位捐赠乒乓球桌,满足村民对文体生活的需求……

  2016年的8月来了,又到一年立秋时。秋天是金色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全县“最佳美丽村”张榜公布了,雅湖村榜上有名!村民们奔走相告,喜不自禁。八旬大妈张鱼钗说,第一书记什么都好,就有一点不好,不肯来我家吃饭。党员吴彰明说,一年时间,雅湖村从软弱涣散村变成最佳美丽村,第一书记功不可没。

  吴小杭静静地站在村口,看着雅湖这幅美丽的图画。整整一年了,雅湖村破茧成蝶了,他觉得很欣慰,他没有辜负党组织的重托,他无愧于雅湖的父老乡亲,他担当起了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


责任编辑:安佳璐 [网站纠错]